山亭興序

· 王勃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即雲深山大澤,龍蛇爲得性之場;廣漢巨川,珠貝是有殊之地。豈徒茂林修竹,王右軍山陰之蘭亭;流水長堤,石季倫河陽之梓澤? 下官天性任真,直言淳樸。拙容陋質,眇小之丈夫;蹇步窮途,坎壈之君子。文史足用,不讀非道之書;氣調不羈,未被可人之目。潁川人物,有荀家兄弟之風;漢代英奇,守陳氏門宗之德。樂天知命,一十九年;負笈從師,二千餘裏。 有宏農公者,日下無雙,風流第一。仁崖知宇,照臨明日月之輝;廣度沖襟,磊落壓乾坤之氣。王夷甫之瑤林瓊樹,直出風塵;嵇叔夜之龍章鳳姿,混同人野。雄談逸辯,吐滿腹之精神;達學奇才,抱填胸之文籍。簪裾見屈,輕脫履於西陽;山水來遊,重橫琴於南澗。百年奇表,開壯志於同明;千里心期,得神交於下走。 山人對興,即是桃花之源;隱士相逢,不異菖蒲之澗。黃精野饌,赤石神脂。玉案金盤,徵石髓於蛟龍之窟;山樽野酌,求玉液於蓬萊之峯。溪橫燕尾,巖豎龍頭。鍛野老之真珠,掛幽人之明鏡。山腰半折,溜王烈之香膏;洞口橫開,滴嚴遵之芳乳。藤牽赤絮,南方之物產可知;粉漬青田,外域之謠風在即。人高調遠,地爽氣清。抱玉策而登高,出瓊林而更遠。漢家二百所之都郭,宮殿平看;秦樹四十郡之封畿,山河坐見。班孟堅騁兩京雄筆,以爲天地之奧區;張平子奮一代宏才,以爲帝王之神麗。珠城隱隱,闌干象北斗之宮;清渭澄澄,滉漾即天河之水。長鬆茂柏,鑽宇宙而頓風雲;大壑橫溪,吐江河而懸日月。鳳凰神嶽,起煙霧而當軒;鸚鵡春泉,雜風花而滿谷。望平原,蔭叢薄。山情放曠,即滄浪之水清;野氣蕭條,即崆峒之人智。搖頭坐唱,頓足起舞。風塵灑落,直上天池九萬里;邱墟雄壯,傍吞少華五千仞。裁二儀爲輿蓋,倚八荒爲戶牖。榮者吾不知其榮,美者吾不知其美。 下官以詞峯直上,振筆札而前驅;高明以翰苑橫開,列文章於後殿。情興未已,即令樽中酒空;彩筆未窮,須使山中兔盡。
拼音

《山亭興序》是唐代文學家王勃創作的名篇。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茂林修竹:茂密高大的樹林竹林。
  • 坎壈(kǎn lǎn):困頓,不得志。
  • 簪裾(zān jū):古代顯貴者的服飾,借指顯貴。
  • 石髓:即石鐘乳。古人用於服食,也可入藥。
  • 滉漾(huàng yàng):形容水廣大無邊的樣子。

翻譯

仁者喜愛山,智者喜愛水。都說幽深的山林和廣闊的湖澤,是龍蛇得以盡情展現天性的地方;寬廣的河流和巨大的山川,是珍珠寶貝存在的特殊之地。難道只有那茂密的樹林和修長的竹子,纔是王羲之山陰蘭亭的美景;那流動的河水和長長的堤岸,纔是石崇河陽梓澤的勝境嗎? 我天性率真,說話直率淳樸。容貌醜陋,是個渺小的男子;步履艱難,處於困境,是個不得志的君子。文史知識足夠應用,不讀不符合道義的書籍;氣質情調不受拘束,沒有被人看重的地方。潁川的人物,有荀家兄弟的風範;漢代的英才,秉持着陳氏門宗的品德。樂天知命,已有十九年;揹着書箱拜師求學,行程兩千多里。 有位宏農公,在當今堪稱天下無雙,是風流人物中的第一。他的仁愛如懸崖般高遠,智慧如房屋般深邃,光輝照耀如同明日月;他的寬宏大量和開闊的胸懷,光明磊落,氣勢壓倒天地。他如王夷甫般如美玉般的人品,超出世俗;他如嵇叔夜般的出衆儀表,混跡人羣卻依然出衆。他高談闊論,言辭飄逸,顯露出滿腹的精神;他學識淵博,才華奇特,懷揣着滿胸的文籍。顯貴們屈尊,他在西陽輕鬆地脫下鞋子;他來遊山玩水,在南澗重新撫弄琴絃。他有非凡的儀表,在同樣的光明中展現出壯志;他以千里之遙的心意,與我這個在下之人神奇地心靈相通。 山中之人相對而興致盎然,這裏就是桃花源般的地方;隱士們相遇,這裏無異於菖蒲澗。有黃精做成的野菜,有赤石般的神奇脂膏。玉案金盤上,從蛟龍的洞穴中獲取石髓;在山間酒杯中隨意飲酒,從蓬萊山峯上尋求玉液。溪流像燕尾般橫流,山岩像龍頭般豎立。錘鍊出山野老人的真珠,懸掛起隱士的明鏡。山腰半折之處,流淌着王烈的香膏;洞口橫向敞開,滴下嚴遵的芳乳。藤條牽拉着紅色的棉絮,由此可知南方的物產;粉漬染上青田石,彷彿看到了外域的風俗。人們格調高遠,地方清爽氣息純淨。抱着玉製的馬鞭登高,走出瓊林而走向更遠的地方。漢家二百所的都邑城郭,從這裏可以平視宮殿;秦樹四十郡的封地邊界,在這裏可以坐看山河。班孟堅施展兩京的雄健筆力,認爲這裏是天地的深奧區域;張平子發揮一代的宏大才能,認爲這裏是帝王的神奇壯麗之地。珍珠般的城池隱隱約約,欄杆像北斗星的宮闕;清澈的渭水澄淨透明,水波盪漾就像天上的銀河之水。高大的松樹和茂密的柏樹,直入宇宙而使風雲爲之停頓;巨大的山谷和橫流的溪流,吐出江河而使日月爲之高懸。鳳凰般的神奇山嶽,升騰起煙霧而對着窗戶;鸚鵡般的春天泉水,夾雜着風和花而充滿山谷。遠望平原,樹木草叢茂密。山的情懷放縱曠達,就像滄浪之水的清澈;山野的氣息蕭條,就像崆峒之人的智慧。搖頭坐着唱歌,跺腳起身跳舞。灑脫不羈,直接飛向天池九萬里;山丘廢墟雄偉壯觀,旁邊連着少華山五千仞。把天地當作車蓋和門窗,依靠八方荒遠之地作爲門戶。榮耀的我不知其榮耀,美麗的我不知其美麗。 我憑着詞鋒直上,揮筆疾書而先行;高明的人憑藉着文苑廣闊,在後殿排列文章。興致還未停止,就讓酒杯中的酒空了;彩筆還沒用盡,必須讓山中的兔子被捉盡。

賞析

這篇《山亭興序》以華麗的詞藻和豐富的想象,描繪了山水之美、人物之奇以及作者的情感和志向。文章開頭通過對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的闡述,引出對自然美景的描繪,強調了山水的重要性和獨特魅力。接着,作者對自己的性格、經歷和品德進行了介紹,表現出一種自嘲和豁達的態度。 在文中,對宏農公的描寫極爲精彩,突出了他的仁愛、智慧、胸懷和氣度,以及他的才華和魅力。通過對山水景色的細緻描繪,如溪流、山岩、物產等,展現了一個充滿生機和神祕的自然世界。同時,文章中還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對人生的感悟,如「山情放曠,即滄浪之水清;野氣蕭條,即崆峒之人智」,體現了作者對山水情趣和人生智慧的理解。 整篇文章語言優美,對仗工整,用典豐富,氣勢磅礴,充分展示了王勃的文學才華和思想境界。它不僅是對山水美景的讚美,也是對人生理想和追求的表達,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王勃

王勃

王勃,唐代詩人。漢族,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也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齊稱“初唐四傑”,其中王勃是“初唐四傑”之冠。 ► 1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