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傳(二之一)
亂花飛絮。又望空鬥合,離人愁苦。那更夜來,一霎薄情風雨。暗掩將、春色去。
籬枯壁盡因誰做。若說相思,佛也眉兒聚。莫怪爲伊,底死縈腸惹肚。爲沒教、人恨處。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鬥合:湊在一起。
- 那更:何況。
- 一霎(shà):一會兒。
- 薄情風雨:無情的風雨。
- 暗掩將:暗暗地把……掩去。
- 底死: 拼死、極力。
翻譯
雜亂的花朵飛舞,柳絮飄飛。又空自望着這一切,使得離人心中愁苦匯聚。更何況到了夜晚,一陣無情的風雨突然襲來。暗暗地把美好的春色都帶走了。 籬笆枯萎牆壁盡毀,這到底是被誰造成的呢?要是提起相思之情,就算是佛也會皺起眉頭。別怪我爲了她啊,極力地讓自己肝腸寸斷愁緒難解。只是因爲她實在是讓人無處不生怨恨啊。
賞析
這首詞以暮春時節的亂花飛絮開篇,營造出一種紛繁雜亂又淒涼的氛圍,爲抒發離人愁緒做鋪墊 。「那更」一轉,將夜晚無情的風雨加入,強化了這種愁苦感,象徵着美好的春色被風雨無情奪走,如同離人心中的美好情感被現實破壞。下闋通過對「籬枯壁盡」這一破敗景象發出疑問,自然過渡到相思之情,連佛都要爲這相思皺眉,誇張地寫出了相思之深沉。而最後「莫怪爲伊,底死縈腸惹肚。爲沒教、人恨處」,直白而坦率地表達出因思念而產生的愛恨交織的複雜情感。整首詞情感真摯細膩,情景交融,將離人內心深處的種種糾結與愁緒以生動的語言描繪出來 ,展現了秦觀詞善於刻畫情感的藝術風格。

秦觀
秦觀,字少游、太虛,號淮海居士,揚州高郵(今屬江蘇)人。北宋詞人,“蘇門四學士”之一。宋神宗元豐八年(公元1085年)進士,官至秘書省正,國史院編修官。新黨執政時被排擠,北宋紹聖初年,秦觀被貶爲杭州通判,再貶監處州(浙江麗水)酒稅,又遠徙郴州(湖南郴縣),編管橫州,又徙雷州。宋徽宗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放還,卒於藤州(今廣西藤縣)。秦觀詞多寫男女愛情和身世感傷,風格輕婉秀麗,受歐陽修、柳永影響,是婉約詞的代表作家之一,《宋史》評爲“文麗而思深”;敖陶孫《詩評》說:“秦少游如時女遊春,終傷婉弱。”秦觀亦有詩才,但被自己的詞名所掩,另一方面同時代的詩人蘇軾、黃庭堅、陳師道的表現更突出,以至於“詩名殊不藉藉”。秦觀與張耒、晁補之、黃庭堅幷稱“蘇門四學士”。
► 5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