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夢尋 · 卷三 · 西湖中路 · 六一泉
六一泉在孤山之南,一名竹閣,一名勤公講堂。宋元?六年,東坡先生與惠勤上人同哭歐陽公處也。勤上人講堂初構,掘地得泉,東坡爲作泉銘。以兩人皆列歐公門下,此泉方出,適哭公訃,名以六一,猶見公也。其徒作石屋覆泉,且刻銘其上。南渡高宗爲康王時,常使金,夜行,見四巨人執殳前驅。登位後,問方士,乃言紫薇垣有四大將,曰:天蓬、天猷、翊聖、真武。帝思報之,遂廢竹閣,改延祥觀,以祀四巨人。至元初,世祖又廢觀爲帝師祠。泉沒於二氏之居二百餘年。元季兵火,泉眼復見,但石屋已圮,而泉銘亦爲鄰僧舁去。洪武初,有僧名行升者,鋤荒滌垢,圖復舊觀。仍樹石屋,且求泉銘,復於故處。乃欲建祠堂,以奉祀東坡、勤上人,以參寥故事,力有未逮。教授徐一夔爲作疏曰:“?卷茲勝地,實在名邦。勤上人於此幽棲,蘇長公因之數至。跡分緇素,同登歐子之門;誼重死生,會哭孤山之下。惟精誠有感通之理,故山嶽出迎勞之泉。名聿表於懷賢,忱式昭於薦菊。雖存古蹟,必肇新祠。此舉非爲福田,實欲共成勝事。儒冠僧衲,請恢雅量以相成;山色湖光,行與高峯而共遠。願言樂助,毋誚濫竽。”
蘇軾《六一泉銘》:
歐陽文忠公將老,自謂六一居士。予昔通守錢塘,別公於汝陰而南。公曰:“西湖僧惠勤甚文而長於詩。吾昔爲《山中樂》三章以贈之。子閒於民事,求人於湖山間而不可得,則往從勤乎?”予到官三日,訪勤於孤山之下,抵掌而論人物,曰:“六一公,天人也。人見其暫寓人間,而不知其乘雲馭風,歷五嶽而跨滄海也。此邦之人,以公不一來爲恨。公麾斥八極,何所不至。雖江山之勝,莫適爲主,而奇麗秀絕之氣,常爲能文者用。故吾以爲西湖蓋公几案間一物耳。”勤語雖怪幻,而理有實然者。明年公薨,予哭於勤舍。又十八年,予爲錢塘守,則勤亦化去久矣。訪其舊居,則弟子二仲在焉。畫公與勤像,事之如生。舍下舊無泉,予未至數月,泉出講堂之後,孤山之趾,汪然溢流,甚白而甘。即其地鑿巖架石爲室。
二仲謂:“師聞公來,出泉以相勞苦,公可無言乎?”乃取勤舊語,推本其意,名之曰“六一泉”。且銘之曰:“泉之出也,去公數千裏,後公之沒十八年,而名之曰‘六一’,不幾於誕乎?曰:君子之澤,豈獨五世而已,蓋得其人,則可至於百傳。常試與子登孤山而望吳越,歌山中之樂而飲此水,則公之遺風餘烈,亦或見於此泉也。”
白居易《竹閣》詩:
晚坐鬆檐下,宵眠竹閣間。清虛當服藥,幽獨抵歸山。
巧未能勝拙,忙應不及閒。無勞事修煉,只此是玄關。
拼音
所属合集

張岱
張岱,又名維城,字宗子,又字石公,號陶庵、天孫,別號蝶庵居士,晚號六休居士,漢族,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少爲富貴公子,精於茶藝鑑賞,明亡後不仕,入山著書以終。張岱爲明末清初文學家、史學家,其最擅長散文,著有《琅嬛文集》《陶庵夢憶》《西湖夢尋》《三不朽圖贊》《夜航船》等絕代文學名著。
► 227篇诗文
張岱的其他作品
- 《 陶庵夢憶 · 卷四 · 張氏聲伎 》 —— [ 明 ] 張岱
- 《 陶庵夢憶 · 卷六 · 魯府松棚 》 —— [ 明 ] 張岱
- 《 陶庵夢憶 · 卷三 · 陳章侯 》 —— [ 明 ] 張岱
- 《 西湖夢尋 · 卷四 · 西湖南路 · 西溪 》 —— [ 明 ] 張岱
- 《 陶庵夢憶 · 卷五 · 於園 》 —— [ 明 ] 張岱
- 《 陶庵夢憶 · 卷七 · 西湖香市 》 —— [ 明 ] 張岱
- 《 蝶恋花 为祁世培作 远隔新晴 其六 虚堂竹雨 》 —— [ 明 ] 張岱
- 《 西湖夢尋 · 卷一 · 西湖北路 · 大佛頭 》 —— [ 明 ] 張岱
相关推荐
- 《 西湖夢尋 · 卷五 · 西湖外景 · 雲犧 》 —— [ 明 ] 張岱
- 《 西湖夢尋 · 卷三 · 西湖中路 · 放生池 》 —— [ 明 ] 張岱
- 《 西湖夢尋 · 卷五 · 西湖外景 · 雲居庵 》 —— [ 明 ] 張岱
- 《 西湖夢尋 · 卷三 · 西湖中路 ·十錦塘 》 —— [ 明 ] 張岱
- 《 西湖夢尋 · 卷四 · 西湖南路 · 南高峯 》 —— [ 明 ] 張岱
- 《 西湖夢尋 · 卷二 · 西湖西路 · 青蓮山房 》 —— [ 明 ] 張岱
- 《 西湖夢尋 · 卷四 · 西湖南路 · 淨慈寺 》 —— [ 明 ] 張岱
- 《 西湖夢尋 · 卷一 · 西湖北路 · 西泠橋 》 —— [ 明 ] 張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