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 · 第三十一章
唯天下至聖,爲能聰明睿知,足以有臨也;寬裕溫柔,足以有容也;發強剛毅,足以有執也;齊莊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別也。溥博淵泉,而時出之。溥博如天,淵泉如淵。見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說。是以聲名洋溢乎中國,施及蠻貊,舟車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載,日月所照,霜露所隊,凡有血氣者,莫不尊親。故曰配天。
唯天下至誠,,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肫肫其仁,淵淵其淵,浩浩其天。苟不固聰明聖知達天德者,其孰能知之?
拼音
譯文
只有天下崇高的聖人,才能做到聰明智慧,能夠居上位而臨下民;寬宏大量,溫和柔順,能夠包容天下;奮發勇健,剛強堅毅,能夠決斷天下大事;威嚴莊重,忠誠正直,能夠博得人們的尊敬;條理清晰,詳辨明察,能夠辨別是非邪正。
崇高的聖人,美德廣博而又深厚,並且時常會展現出來。德性廣博如天,德性深厚如淵。美德表現在儀容上,百姓沒有誰不敬佩,表現在言談中,百姓沒有誰不信服。表現在行動上,百姓沒有誰不喜悅。
這樣,美好的名聲廣泛流傳在中國,並且傳播到邊遠的少數民族地區。凡是車船行駛的地方,人力通行的地方,蒼天覆蓋的地方,大地承載的地方,日月照耀的地方,霜露降落的地方;凡有血氣的生物,沒有不尊重和不親近他們的,所以說聖人的美德能與天相匹配。
只有天下地道的真誠,才能成爲治理天下的崇高典範,才能樹立天下的根本法則,掌握天地化育萬物的深刻道理,這需要什麼依靠呢!他的仁心那樣誠摯,他的思慮像潭水那樣幽深,他的美德像蒼天那樣廣闊。如果不真是聰明智慧,通達天賦美德的人,還有誰, , , 能知道天下地地道道的真誠呢?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睿知(ruì zhì):明智通達。
- 臨:君臨天下,統治、管理。
- 寬裕溫柔:心胸寬廣,性情溫和。
- 容:容納,包容。
- 發強剛毅:奮發剛強,堅毅果敢。
- 執:決斷,掌控。
- 齊莊中正:整齊莊重,公平正直。
- 敬:令人尊敬。
- 文理密察:文章條理細密明察。
- 別:辨別,區分。
- 溥博淵泉:廣大深沉如泉源。
- 隊(zhuì):同「墜」,降下。
- 蠻貊(mán mò):古代對南方和北方少數民族的稱呼。
翻譯
只有天下最聖明的人,才能做到聰明睿智,從而能夠統治天下;心胸寬廣,性情溫和,從而能夠有包容萬物的胸懷;奮發剛強,堅毅果敢,從而能夠有決斷大事的能力;整齊莊重,公平正直,從而能夠令人尊敬;文章條理細密明察,從而能夠辨別是非。他的德行廣大深沉如泉源,並且適時地表現出來。他的廣大如同天空,深沉如同深淵。他出現時百姓沒有不敬重的,他說話時百姓沒有不信任的,他行動時百姓沒有不高興的。因此,他的聲名在中原地區廣泛傳播,並且影響到邊遠的少數民族地區。凡是車船能到達的地方,人力能通行的地方,天所覆蓋的地方,地所承載的地方,日月所照耀的地方,霜露所降下的地方,凡是有血氣的人,沒有不尊敬他、親近他的。所以說他的德行可以與天相配。
賞析
這一章描述了天下至聖之人所具有的品德和影響力。通過一系列的描述,如聰明睿智、寬裕溫柔、發強剛毅、齊莊中正、文理密察等,展現了一個完美的聖人形象。這些品德使聖人能夠在各個方面表現出卓越的能力和魅力,從而贏得百姓的敬重、信任和喜愛。其聲名能夠廣泛傳播,影響深遠,體現了聖人的偉大和崇高。文章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如「溥博如天,淵泉如淵」,生動地形容了聖人的品德如天空般廣大,如深淵般深沉。整體表達了對聖人品德的高度讚美和對其影響力的強調。
子思
孔伋,字子思,孔子的嫡孫、孔子之子孔鯉的兒子。大約生於周敬王三十七年(公元前483年),卒於周威烈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02年),享年82歲。中國春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受教於孔子的高足曾參,孔子的思想學說由曾參傳子思,子思的門人再傳孟子。後人把子思、孟子並稱爲思孟學派,因而子思上承曾參,下啓孟子,在孔孟“道統”的傳承中有重要地位。《史記·孔子世家》記子思年六十二(當爲八十二之誤),而生卒年則不詳。按子思之父孔鯉,死於孔子之前,子思的年代當跟孔子的年代相當。子思在儒家學派的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他上承孔子中庸之學,下開孟子心性之論,並由此對宋代理學產生了重要而積極的影響。因此,北宋徽宗年間,子思被追封爲“沂水侯”;元文宗至順元年(公元1330年),又被追封爲“述聖公”,後人由此而尊他爲“述聖”,受儒教祭祀。
► 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