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再歲:兩年。
- 移節:移動符節。指官員任職調動。
- 據鞍:跨着馬鞍。這裏表示出行、任職在路上奔波。
- 梅花錦囊:這裏的「錦囊」是用李賀騎驢尋詩,每得佳句就寫下來投於錦囊的典故。這裏借指詩人創作詩歌。「梅花錦囊古」指帶着古風的創作。
- 霜月:秋冬帶霜的月,常營造一種清冷氛圍。
- 繡衣:繡衣直指 (xiù yī zhí zhǐ),官名,漢武帝時設置,也稱繡衣御史。這裏指何運判的官職。
- 刑幾措:刑罰幾乎擱置不用,形容社會治理良好,很少需要動用刑罰。
- 清廟器:宗廟祭祀所用的器物,此處用來比喻有治國才能、堪當大任的人才。
- 侍臣冠:宮廷侍臣所戴的帽子,代指擔任皇帝近侍的官職。
翻譯
短短兩年間您就三次任職調動,跨越千山始終奔波在赴任途中。您帶着如古人般吟詩作賦的才情,在寒冷的霜月中身着代表官職的繡衣。民衆都希望刑罰能很少施行,以您的能力做到這點並非難事。究竟是誰的原因,讓您這樣治國理政的大才,還沒有被安排在皇帝身邊擔任要職 。
賞析
這首詩是楊萬里寫給何德獻的送別之作。首聯「再歲三移節,千山一據鞍」,短短十個字便描繪出何德獻頻繁調動、四處奔波的狀態,展現其仕途的輾轉忙碌。頷聯「梅花錦囊古,霜月繡衣寒」,將高雅的文學才情(「梅花錦囊」)與清冷的外在環境(「霜月繡衣寒」)相結合,塑造出一位兼具才情與冷峻氣質的官員形象 。頸聯「民欲刑幾措,公於此豈難」,從側面肯定了何運判優秀的治理能力,期待他能讓社會達到刑措不用的良好狀態,表達對其能力的讚賞和信心。尾聯「誰令清廟器,未著侍臣冠」則筆鋒一轉,爲之鳴不平,抱怨這樣治國的大才沒有得到重用,未在皇帝身邊施展更大的抱負。整首詩既有對友人經歷的陳述,又有對其才德的誇讚和政治遭遇的遺憾不平,情感真摯,意味深長。

楊萬里
楊萬里,字廷秀,號誠齋。漢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黃橋鎮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學家、愛國詩人、官員,與陸游、尤袤、范成大並稱“南宋四大家”、“中興四大詩人”,光宗曾爲其親書“誠齋”二字,學者稱其爲“誠齋先生”。官至寶謨閣直學士,封廬陵郡開國侯,卒贈光祿大夫,諡號文節。
► 43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