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傳

棹舉,舟去。波光渺渺,不知何處。岸花汀草共依依,雨微,鷓鴣相逐飛。 天涯離恨江聲咽,啼猿切。此意向誰說,倚蘭橈。獨無憀,魂銷,小爐香欲焦。
拼音

所属合集

#河傳

注釋

蘭橈:蘭舟。 欲焦:將要燒成灰燼。

這首詞寫行人旅思。上片是一幅遼闊的水上行舟圖:片帆孤舟,舉掉遠去,茫茫水國,渺無涯際。在蒼茫之中,唯有鶴鴿相逐而飛,點綴着生意。短短數言,簡潔遒勁,意境幽遠。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棹舉:船槳舉起。
  • 汀草:水邊的小草。
  • 鷓鴣:一種鳥,這裏指鷓鴣的叫聲。
  • 蘭橈:用木蘭樹製成的船槳,這裏代指船。
  • 無憀:無聊,無所依託。
  • 魂銷:形容極度悲傷,心神恍惚。
  • 欲焦:快要燒盡。

翻譯

船槳舉起,船隻啓航。波光閃爍,無邊無際,不知將去往何方。岸邊的花朵和水邊的小草相互依偎,細雨微微,鷓鴣鳥相互追逐飛翔。

江聲似乎在爲天涯的離恨而悲咽,猿猴的啼叫聲切切。這樣的心事又能向誰訴說呢?我獨自倚靠在船槳上。孤獨無依,心神恍惚,悲傷至極。小爐中的香料也快要燒盡了。

賞析

這首作品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幅離別與孤獨的畫面。通過「棹舉,舟去」和「波光渺渺」等詞句,傳達了旅途的迷茫與不確定。詩中的「岸花汀草共依依」和「鷓鴣相逐飛」則以自然景象的和諧來反襯人的孤獨。後半部分通過「江聲咽」、「啼猿切」等聲音描寫,加深了離恨的悲切感。結尾的「倚蘭橈」、「獨無憀」和「魂銷」則直抒胸臆,表達了深切的悲傷與無助。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五代十國時期詞人顧夐的獨特藝術魅力。

顧夐

五代時人。仕前蜀。王建通正元年,爲小臣給事內庭,有大禿鷲飛於摩訶池上,夐爲詩詠之,遭人讒毀,幾遭不測。久之,擢茂州刺史。累官至太尉。工詞,多寫豔情,《花間集》錄其作。 ► 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