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

十里明湖一葉舟,城南煙月水西樓。幾許秋容嬌欲流,隔着垂楊柳。 遠山明淨眉尖瘦,閒雲飄忽羅紋皺。天末涼風送早秋,秋花點點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明湖:清澈明亮的湖泊。
  • 一葉舟:形容湖上孤零零的小船。
  • 城南:城市南部地區。
  • 煙月:形容朦朧的月色和輕霧。
  • 水西樓:建在湖邊或河邊的西向樓閣。
  • 幾許:大約,幾分。
  • 秋容:秋天的景色。
  • 嬌欲流:美麗得彷彿要流淌出來。
  • 垂楊柳:河邊垂掛的柳樹。
  • 眉尖瘦:形容遠山如女子細長的眉毛,清秀而略顯孤單。
  • 羅紋皺:比喻悠閒的雲彩像佈滿皺紋的絲綢。
  • 天末:天邊,遠處。
  • 涼風送早秋:微涼的風預示着初秋的到來。
  • 秋花點點頭:象徵着花朵在微風中輕輕搖曳,似乎在迴應秋意。

翻譯

在十里開闊的明湖上,有一葉小舟獨自漂泊,城南的月色與水邊的西樓相互映照。秋天的美景嬌豔欲滴,如同流動的畫卷,被垂楊柳輕輕遮掩。

遠處的山巒清晰,如女子的纖細眉毛般秀麗而孤獨,悠閒的雲朵像絲綢上的皺褶,給天空增添了幾分詩意。微涼的秋風從天邊吹來,宣告着早秋的到來,連那些秋花也似乎在點頭應和這季節的變換。

賞析

李叔同的這首《早秋》以清新淡雅的筆觸描繪了一幅寧靜而富有生機的初秋畫卷。詩中以"一葉舟"、"垂楊柳"等意象,展現出湖光山色的靜謐之美,"秋容嬌欲流"則生動地傳達出秋天色彩的豐富和韻味。遠山、閒雲的描繪更顯出詩人對自然的細膩觀察和情感寄託。"天末涼風送早秋"和"秋花點點頭"則寓情於景,讓人感受到詩人對生活的敏感和對季節更替的喜悅。整首詩語言流暢,意境優美,展現了作者深厚的文學功底和獨特的藝術風格。

李叔同

李叔同

李叔同,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譜名文濤,幼名成蹊,學名廣侯,字息霜,別號漱筒。李叔同是著名音樂家、美術教育家、書法家、戲劇活動家,是中國話劇的開拓者之一。他從日本留學歸國後,擔任過教師、編輯之職,後剃度爲僧,法名演音,號弘一,晚號晚晴老人,後被人尊稱爲弘一法師。1913年受聘爲浙江兩級師範學校(後改爲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音樂、圖畫教師。1915年起兼任南京高等師範學校音樂、圖畫教師,並譜曲南京大學歷史上第一首校歌。 ► 4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