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明道輓詞三首

綵衣方養志,諫省遽翹英。 短命嗟顏子,長星喪孔明。 臨津失舟楫,支廈闕樑楹。 名節同伊水,滔滔萬古清。
拼音

所属合集

#人日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綵衣:彩色衣服,古人認爲這是奉養父母的一種表示。在這裏指盡孝。(「綵」同「彩」,讀音:cǎi)
  • 養志:奉養父母能順從其意志,這裏指程明道盡孝心。
  • 諫省:諫官的衙署,這裏指程明道有才能可以擔任諫官。
  • (jù):突然。
  • 翹英:傑出的人才。
  • (jiē):嘆息。
  • 顏子:顏回,孔子的得意門生,以品德高尚著稱,不幸早逝。這裏借顏子之死來比喻程明道的早逝令人惋惜。
  • 長星喪孔明:傳說諸葛亮死時,有星隕落,這裏用諸葛亮的去世來象徵程明道的離去是巨大的損失。
  • 臨津:臨近渡口,這裏比喻在重要的時刻或位置。
  • 舟楫(jí):船和槳,這裏喻指引導衆人前進的人。
  • 支廈:支撐大廈,比喻擔當重任。
  • (quē):缺少。
  • 梁楹:樑柱,這裏指重要的支撐。

翻譯

(程明道)身着綵衣正欲奉養父母以盡孝道,卻突然被諫官衙署看重,視爲傑出人才。(可惜他)如顏回般短命,又似諸葛亮離世時星落般令人悲嘆。在關鍵的時刻失去了如同舟楫般指引方向的人,支撐大廈的樑柱也缺少了一根。他的名節如同伊水一樣,滔滔不絕,萬古清澈。

賞析

這首詩是範純仁爲程明道所寫的輓詞。詩中用「綵衣方養志」表現程明道的孝心,又用「諫省遽翹英」突出他的才能,然而這樣一個優秀的人卻如顏回、諸葛亮般過早離世,表達了詩人對程明道英年早逝的悲痛與惋惜。「臨津失舟楫,支廈闕梁楹」形象地說明了程明道的離去是重大的損失,他如同指引方向的舟楫和支撐大廈的樑柱一般重要。最後用「名節同伊水,滔滔萬古清」對程明道的名節給予了高度的讚揚,稱其名節如同清澈的伊水,滔滔不絕,萬古流芳。整首詩情感真摯,通過一系列的比喻和象徵,深刻地表達了對程明道的敬仰和懷念之情。

範純仁

範純仁

宋蘇州吳縣人,字堯夫。范仲淹次子。仁宗皇祐元年進士。嘗從胡瑗、孫復學。父沒始出仕,知襄城縣。累官侍御史、同知諫院。言王安石變法妨民,語多激切,出知河中府,徙成都路轉運使,以新法不便,戒州縣未得遽行。哲宗立,除給事中。元祐元年,同知樞密院事。後拜相。哲宗親政,累貶永州安置。徽宗立,連除觀文殿大學士,促入覲,以目疾乞歸。卒諡忠宣。有《範忠宣公集》。 ► 3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