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寺

· 李翱
山載江心寺,魚龍是四鄰。 樓臺懸倒影,鐘磬隔囂塵。 石室堪容膝,雲堂可憩身。 我來登眺處,能有幾閒人。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金山寺:在江蘇鎮江金山上。
  • **(zài)**:承載。這裏指山承載着江心的寺廟。
  • 魚龍:泛指水中生物 。
  • 鐘磬:寺院誦經用的打擊樂器 。
  • 囂塵:塵世中喧囂嘈雜的聲音。
  • 石室:山岩中的洞室。
  • 容膝:僅能容納雙膝,形容空間狹小。
  • 雲堂:僧堂,僧人坐禪、誦經的地方。
  • 憩(qì)身:休息身體。
  • 登眺:登高遠望。

翻譯

金山承載着矗立在江心的寺廟,水中的魚龍是寺廟周邊的四鄰。樓臺的影子懸掛在江水中,寺中的鐘磬聲隔絕了塵世的喧囂嘈雜。山洞狹小僅能容下雙膝,僧堂可以讓僧人在此休息。我來到這登高遠望的地方,又能有幾個閒人呢 ?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金山寺獨特的地理位置與清幽寧靜的氛圍。首聯「山載江心寺,魚龍是四鄰」直接點明金山寺位於江心,以魚龍爲鄰,營造出一種神祕又空靈的感覺 。頷聯「樓臺懸倒影,鐘磬隔囂塵」,通過描繪樓臺倒影於江水與鐘磬隔絕喧囂的景象,從視覺和聽覺兩個角度,展現了寺廟遠離塵世的靜謐清幽。頸聯「石室堪容膝,雲堂可憩身」,寫出了寺廟內部空間狀況,凸顯了寺廟的質樸。尾聯「我來登眺處,能有幾閒人」由景及人,在詩人登高遠眺望之際,感慨能像自己一樣心無俗事的閒人寥寥無幾,表達出詩人對這種寧靜意境的讚賞與喜愛,同時流露出一絲對塵世紛擾的感慨 。全詩筆調淡雅,意境深遠,在寫景中蘊含着詩人對自然與寧靜生活的感悟。

李翱

李翱,字習之,唐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東)人。是西涼王李暠的後代。唐朝文學家、哲學家。李翱是唐德宗貞元年間進士,曾歷任國子博士、史館修撰、考功員外郎、禮部郎中、中書舍人、桂州刺史、山南東道節度使等職。他曾從韓愈學古文,協助韓愈推進古文運動,兩人關係在師友之間。李翱一生崇儒排佛,認爲孔子是“聖人之大者也”(《李文公集·帝王所尚問》)。主張人們的言行都應以儒家的“中道”爲標準。 ► 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