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黃頭郎:指駕船少年。《漢書·鄧通傳》顏師古注:「黃頭郎,越人也,身刺龍,頭著黃帽。」
- 撈攏(lāo lǒng):划船。
- 南浦:南面的水邊,後常用作送別之地的代稱。
- 湘娥佩:傳說湘水女神身上佩戴的玉佩,這裏代指湘水女神。「湘娥」指舜的二妃娥皇、女英 ,她們爲舜南巡而死,成爲湘水女神。
- 竹啼:傳說舜死,二妃流淚,灑在竹上成斑竹,彷彿竹子在啼哭。
- 青門:漢長安城東南門,本名霸城門,因門色青,俗呼爲青門。此泛指城門。
- 石雲:帶雨的雲。
- 黃葛:植物名。一種多年生藤本植物。
- 蘼蕪(mí wú):一種香草,又名蘄芷 、江蘺。
- 羅薦:絲織的席子。
翻譯
年輕的黃頭郎啊,划船離去不再歸還。南邊水畔芙蓉的影子,帶着愁意獨自低垂。湖水輕弄着湘水女神的玉佩,山裏竹上掛着露珠,在月下似如啼哭。那彈奏的玉瑟聲似乎傳向了城門,帶雨的雲朵使黃葛都變得溼潤了。沙灘上蘼蕪花已在秋風中早早開放,正好用它清掃羅席,讓香氣散發,使鴛鴦更加歡暢溫暖。
賞析
這首詩整體營造出一種悽美哀愁的意境。開篇「黃頭郎,撈攏去不歸」,點明黃頭郎遠去不再歸來這一惆悵之事,爲全詩定下傷感基調。中間通過「南浦芙蓉影,愁紅獨自垂」等自然景象的描繪,用芙蓉獨自垂落的姿態映襯出孤獨和愁緒;「水弄湘娥佩,竹啼山露月」巧妙化用典故,借湘妃等傳說將自然景象賦予神異色彩,增添了哀傷氛圍。 「玉瑟調青門,石雲溼黃葛」從聽覺和視覺的角度,展現出畫面的朦朧與凝重。結尾「沙上蘼蕪花,秋風已先發。好持掃羅薦,香出鴛鴦熱」,蘼蕪香本應給人美好之感,可在這詩中,結合黃頭郎不歸的背景,反而有種寂寥、冷清的感覺,鴛鴦的「熱」更襯托出主人公的孤獨寂寞,含蓄深沉地表達了人物內心複雜的情感,整首詩體現了李賀詩歌奇譎瑰麗、情思婉轉的獨特風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