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舞歌辭

· 李賀
吳娥聲絕天,空雲閒裴回。門外滿車馬,亦須生綠苔。 尊有烏程酒,勸君千萬壽。全勝漢武錦樓上,曉望晴寒飲花露。 東方日不破,天光無老時。丹成作蛇乘白霧,千年重化玉井土。 從蛇作土一千載,吳堤綠草年年在。背有八卦稱神仙,邪鱗頑甲滑腥涎。
拼音

譯文

吳女引亢高歌 聲及高天 音遏行雲 天也顫顫 雲也徘徊 門外車馬喧囂 室內賓朋滿座 可勝地不常 倏忽間已成陳跡 綠苔滿布 飲盡樽中烏程美酒吧 祝君長壽,祝君長壽 飲酒吧,飲酒長壽 飲酒遠遠勝過飲花露 雕欄畫棟的高樓上 漢武帝一大早就觀星測雲 晴則多雨,豈不憂愁 寒則多露,喜能多久 日輪走向地平線就要殘破 真要日不落 人與天同久 從來系日乏長繩 水去雲回恨不勝 請你告訴我 天能不能永晝不夜 人能不能長生不死 即使煉丹成仙 化爲騰蛇,騰雲駕霧 千年後,也要重化爲玉井塵土 從騰蛇化爲塵土的二千年間呀 吳堤綠草,隨死隨生 從不消歇,年年常在 漢武帝呀,漢武帝 你欲飲雲表之露以長生 即使化爲神龜 身長邪鱗頑甲,腥涎滑膩 你怎麼肯與它同類

注釋

吳娥:吳地歌女。聲絕天:歌聲響徹雲霄。 空雲:空中行雲 烏程:縣名,在今浙江湖州南,古有烏氏、程式,擅釀酒,故名。 飲花露:指漢武帝用承露盤飲露水求長生之事。 蛇:騰蛇,與龍同類的神蛇,《晉書·樂志》載《拂舞歌辭·碣石篇》:“騰蛇乘霧,終成土灰。” 玉井龜:原作“玉井土”,失韻,龜與“時”,葉上平聲四支韻,說見方扶南《方批》、王琦《匯解》。今從《樂府詩集》改。 八卦:指龜殼上的紋理。 邪鱗頑甲:指神龜的鱗甲。

《拂舞歌辭》是由唐代著名詩人李賀所作的一首古體詩。作者藉由神鬼、騰蛇的典故,對夢想成仙的人們進行了辛辣的鞭撻,極盡揶揄、諷刺之能事,充分體現出詩人反對中唐時期興盛的求仙迷信的思想。

賞析

《拂舞歌辭》,古樂府名,拂舞,執拂而舞,出自江左,古辭有五篇。鄭詩言說:“《拂舞歌》:《白鳩》、《濟濟》(按:《晉書·樂志》尚有《獨祿篇》,鄭氏失載)、《碣石》、《淮南》,各有一辭。今長吉總曰《拂舞》,大概撮其大意爲之。”(《昌谷集句解定本》引)考察長吉本詩詩意,可知鄭氏所言甚當。 本篇由吳娥唱的拂舞歌聲起興,寫到興盛熱鬧可能轉化爲冷落衰敗的自然規律,又從飲酒全勝飲露生髮開去,引出煉丹,轉入對求仙的諷刺。最後六句,詩意從古辭《碣石篇》:“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成土灰”化出,意謂即使煉成仙丹,服用之後變成騰蛇,騰雲駕霧,但千年後變成龜,只有吳堤的綠草,年年長在,生生不已。即使像神龜那樣長壽,背有八卦紋理,號稱神仙,可是它那一身邪鱗硬殼,腥滑臭涎,多麼令人厭惡。詩句對那些夢想做騰蛇、神龜的求仙狂,進行了辛辣的鞭撻,極盡揶揄、諷刺之能事,充分體現出詩人反對神仙迷信的進步思想。 長吉此詩之主旨,是說長生不可求,不如飲酒延壽。何焯對本詩的題旨,作過這樣的評說:“不越古詩‘不如飲美酒,被服紈與素’,‘服食求神仙,多爲藥所誤’之意。”(陳本禮《協律鉤玄》卷四引)引詩原出《古詩十九首》第十一首,“服食”兩句原在“不如”兩句前,何氏倒置。漢唐時代相隔雖遠,但是服丹藥、求神仙的風尚有所沿襲,長吉以詩諷之,所以詩旨會與《古詩十九首》相通。姚文燮指出本詩誚“憲宗求長生”(《昌谷集註》卷四),說得不夠全面,應該說李賀諷刺的是以憲宗爲代表的那些求仙狂。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拂舞歌辤:一種古代的舞蹈和歌唱形式。
  • 吳娥:指吳地的女子,這裡特指歌女。
  • 聲絕天:聲音高亢到似乎能穿透天空。
  • 空雲:飄浮的雲。
  • 裴廻:徘徊,來廻走動。
  • :古代的酒器。
  • 烏程酒:古代名酒,産於烏程(今浙江湖州)。
  • 漢武:漢武帝,這裡指漢武帝追求長生不老的傳說。
  • 錦樓:華麗的樓閣。
  • 飲花露:飲用花上的露水,古人認爲有延年益壽之傚。
  • 東方日不破:指太陽永不落山,比喻長生不老。
  • 丹成:鍊丹成功,指脩鍊成仙。
  • 蛇乘白霧:比喻成仙的景象。
  • 玉井土:指仙境中的土地。
  • 八卦:中國古代哲學中的八種基本圖形,代表自然界的八種基本現象。
  • 邪鱗頑甲:指蛇的鱗片和甲殼,形容其堅硬。
  • 滑腥涎:滑膩的腥味唾液。

繙譯

吳地的歌女聲音高亢,倣彿能穿透天空,空中的雲朵也似乎在徘徊。門外雖然車馬喧囂,但終究也會長出綠苔。 酒盃中有烏程的美酒,勸你盡情享用,願你長壽萬年。這比漢武帝在錦樓上,清晨望著晴朗的天空,飲下花露以求長生不老要好得多。 東方的太陽永不落山,天光永遠明亮,沒有衰老的時刻。鍊丹成功後,化作蛇乘著白霧陞天,千年後再次化爲仙境中的玉井土。 從蛇化土已經過了一千載,吳堤上的綠草依舊年年生長。背上有八卦圖案,被稱爲神仙,蛇的鱗片和甲殼堅硬,滑膩的腥味唾液。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比吳娥的歌聲與門外車馬的喧囂,以及烏程酒與漢武帝飲花露的場景,表達了詩人對於世俗繁華與追求長生不老的諷刺。詩中“東方日不破,天光無老時”一句,以太陽永不落山比喻長生不老的幻想,而“丹成作蛇乘白霧”則描繪了成仙的神秘景象。最後通過對蛇的描繪,暗示了神仙傳說中的虛幻與荒誕。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反映了詩人對於人生和宇宙的深刻思考。

李賀

李賀

李賀,唐代著名詩人,漢族,河南福昌人。字長吉,世稱李長吉、鬼才、詩鬼等,與李白、李商隱三人並稱唐代“三李”。祖籍隴西,生於福昌縣昌谷(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一生愁苦多病,僅做過3年從九品微官奉禮郎,因病27歲卒。李賀是中唐浪漫主義詩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詩風轉變期的重要人物。 ► 24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