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王九題就師山房

晚憩支公室,故人逢右軍。 軒窗避炎暑,翰墨動新文。 竹蔽簷前日,雨隨堦下雲。 周遊清蔭徧,吟臥夕陽曛。 江靜櫂歌歇,溪深樵語聞。 歸途未忍去,攜手戀清芬。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晚憩:傍晚休息。讀音爲(qì),意爲休息。
  • 支公室:這裏借指就師居住的房舍。支公,東晉高僧支遁,這裏以支遁比就師。
  • 右軍:指王羲之,曾任右軍將軍,這裏借指王九。
  • 軒窗:窗戶。軒,有窗的長廊或小屋。
  • 翰墨:筆墨,這裏指文章寫作。
  • **:讀音爲(xūn),日暮、昏暗。這裏指夕陽的餘暉。
  • 棹歌:船工行船時所唱之歌。棹,划船的工具,這裏代指船。
  • 清芬:原指清香,這裏借指優雅美好的環境和氛圍。

翻譯

傍晚時分,我們在就師居住的屋子中休息,在這裏遇到了如同王羲之般風雅的老朋友王九。打開窗戶,藉此躲避炎熱的暑氣,大家揮筆潑墨創作新的詩文。屋前的竹子遮擋住了屋檐前的陽光,下雨時,雨好像隨着階下浮動的雲一起飄落。我們在清涼的樹蔭中四處遊逛走遍了每一處,或是吟詩,或是臥躺,沐浴在美好的夕陽餘暉之中。江面平靜,划船的歌聲停歇下來,在幽深的溪邊還能聽到樵夫說話的聲音。要踏上歸途了,卻怎麼也不忍心離去,彼此手挽着手,深深眷戀着這裏淡雅清新的美好氛圍。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與友人王九在就師山房的悠閒愜意時光。開篇點出在就師處與老友相遇,自然引出下文。接着描繪在山房內的活動,從避開暑氣專注文學創作,展現出高雅的情趣。對於環境描寫十分精彩,竹子遮陽,雨隨雲落,營造出清幽寧靜的氛圍,極具畫面感。後文寫遊玩於清蔭,陶醉於夕陽,此時又捕捉到江靜歌歇、溪深樵語等聲音,動靜結合,使整個畫面更加生動鮮活。最後,表達了不忍離去之情,對山房清芬環境的眷戀實則也是對友人相聚美好時光的不捨,全詩語言質樸自然,意境清幽閒適,將山居生活的美好和友人間的真摯情誼完美融合在一起 。

孟浩然

孟浩然

孟浩然,唐代詩人,孟子第33代。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於詩。年四十遊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後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餘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爲“王孟”。 ► 2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