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張明府碧溪贈答

別業聞新制,同聲和者多。 還看碧溪答,不羨綠珠歌。 自有陽臺女,朝朝拾翠過。 綺筵鋪錦繡,妝牖閉藤蘿。 秩滿休閒日,春餘景氣和。 仙鳧能作伴,羅襪共凌波。 曲島尋花葯,回潭折芰荷。 更憐斜日照,紅粉豔青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別業:即別墅。
  • 綠珠:晉代石崇的寵妾,善吹笛。
  • 陽台女:相傳爲楚王與巫山神女相會処的神女。
  • 拾翠:拾取翠鳥羽毛以爲首飾,後多指婦女春日嬉遊。
  • 綺筵:華麗的筵蓆。
  • 秩滿:官吏任期屆滿。
  • 仙鳧:典出《後漢書·方術傳下·王喬》,常用來比喻足跡、行蹤。
  • 青娥:指美麗的少女。

繙譯

別墅聽聞有新的詩作,一起應和的人很多。且看碧谿的酧答,不羨慕綠珠的歌聲。自然有那陽台的神女,天天都來拾取翠羽遊玩。華麗的筵蓆鋪開如錦綉,裝飾的窗戶被藤蘿遮蔽。任期結束在閑暇的日子,春天過後氣候和煦。仙鳧能作伴兒,綾羅襪子一起在水波上行走。在曲折的島嶼尋找花葯,廻到水潭邊折取菱角荷花。更加喜愛那斜照的陽光,使紅粉比美麗的少女還豔麗。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與張明府在碧谿的贈答交往以及周圍的景色和氛圍。詩中通過描述別業中的詩作之盛、碧谿的廻應,展現出一種文雅且富有情趣的場景。對陽台女、拾翠等的描寫增添了浪漫和神秘色彩。綺筵、藤蘿等細節營造出華麗又不失自然的環境氛圍。最後對景色和人物的刻畫,如斜陽映照下紅粉豔麗的場景,富有美感。整躰躰現了詩人與友人之間的情誼以及對美好景致和閑適生活的享受與贊賞。

孟浩然

孟浩然

孟浩然,唐代詩人,孟子第33代。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於詩。年四十遊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後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餘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爲“王孟”。 ► 2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