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连环 初夏苦雨,与客夜话

· 邓潜
蜀天南郭,叹黄梅节候,比秋萧索。 又暮雨、残滴声声,卷微月淡烟,避人珠箔。 万刦春红,问今夜、香魂谁讬。 翦银釭碧穗,晕入嫩凉,堕花檐角。 商量买春细酌。 共西窗客话,风信吹恶。 算四乡、处处秧歌,唱绿笠阴中,望晴无著。 自掩重门,省心绪、层蕉同剥。 倚芙蓉、麝薰梦冷,泪珠暗落。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所属合集

#四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蜀天南郭蜀天(shǔ tiān),指蜀地的天空;南郭,城南。這裏點明瞭地點是蜀地城南。
  • 黃梅節候:指黃梅時節,江南梅子黃熟的時期,常陰雨連綿。
  • 蕭索:蕭條冷落,缺乏生機。
  • 珠箔(zhū bó):珠簾,這裏指彷彿被珠簾隔開。
  • 萬劫春紅:萬劫,言時間極長或次數極多;春紅,春天盛開的花朵。這裏指曾經的美好春光。
  • 香魂:指落花。
  • 銀釭(yín gāng):銀燈。
  • 碧穗:燈芯燃燒時結成的綠色花穗。
  • 風信:春風的消息。這裏指天氣情況。
  • 秧歌:農忙時唱的歌曲,這裏暗指農民盼晴勞作。
  • 綠笠:綠色的斗笠。
  • 無著:沒有着落,沒有結果。
  • 重門:一道道門戶。
  • 層蕉:層層的芭蕉。蕉葉層層包裹,這裏用來比喻愁緒層層堆積。
  • 麝薰:麝香薰過,代指薰香。

翻譯

在蜀地城南,可嘆這黃梅時節,竟比秋日還要蕭條冷落。傍晚時分,雨還在淅淅瀝瀝地落下,殘餘的雨滴一聲聲傳來,那微弱的月光和淡淡的煙霧,像是避開了人世,隱在珠簾之後。曾經漫長時光裏的爛漫春光,如今已消逝不見,想問今夜這落花的精魂可依託何處?白色的燈芯結出綠色的花穗,燈光暈出一片微微的涼意,在檐角落花處閃爍。

和客人商量着買下春天的風光一同細品慢酌。與客人在西窗下交談,可惜春風帶來的卻是惡劣的天氣消息。想想周圍四方鄉下,處處都該有農忙時唱的秧歌響起,在戴着綠斗笠的農人中間傳唱,可大家盼望天晴卻始終沒有結果。我獨自關上一道道門戶,省察自己的心緒,如同層層的芭蕉葉一般包裹糾結。倚在芙蓉枕邊,薰香的夢境也透着清冷,忍不住暗自落淚。

賞析

這首詞描繪了初夏苦雨時節,詞人夜晚與客人交談時的複雜心情。上闋着重描寫環境,通過對黃梅時節蕭索景象的描繪,如暮雨殘滴、微月淡煙等,營造出一種冷清、孤寂的氛圍。「萬劫春紅,問今夜、香魂誰託」一句,用「香魂」指代落花,借對落花歸宿的探尋,流露出時光易逝、美好不再的感慨。

下闋由景入情,寫與客人的對話和內心愁緒。「風信吹惡」點出天氣讓人心煩,而「四鄉處處秧歌,唱綠笠陰中,望晴無著」則通過描寫農民盼晴耕種,加深了這種愁悶情緒的廣度和深度。「自掩重門,省心緒、層蕉同剝」巧用比喻,將愁緒比作層層包裹的蕉葉,生動形象地展現出內心糾結煩悶的狀態。結句「倚芙蓉、麝薰夢冷,淚珠暗落」以景寫情,進一步烘托出詞人內心的寂寥和哀傷,使讀者深切感受到詞人在苦雨之夜的複雜情感和細膩心境 。整首詞情景交融,細膩地傳達出詞人在特定時節和環境下的惆悵與無奈。

邓潜

清廣州人。廣州城北三家店打石工人。道光二十一年英軍侵擾三家店時,潛率眾持棍、錘與英軍奮戰。繼又與三元里群眾聯合抗英。 ► 1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