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影搖紅 · 題安陸浮雲樓

靄靄春空,畫樓森聳凌雲渚。紫薇登覽最關情,絕妙誇能賦。惆悵相思遲暮,記當日、朱闌共語。塞鴻難問,岸柳何窮,別愁紛絮。 催促年光,舊來流水知何處?斷腸何必更殘陽,極目傷平楚。晚霽波聲帶雨,悄無人、舟橫野渡,數峯江上,芳草天涯,參差煙樹。
拼音

注釋

安陸:今湖北省安陸市。 浮雲樓:即浮雲寺樓。 靄靄:雲氣密集的樣子。 紫薇:星名,位於北斗東北。 遲暮:黃昏,晚年。屈原《離騷》有「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淹,時間長。 平楚:登高望遠,大樹林處樹梢齊平,稱平楚。也可代指平坦的原野。 霽:雨雪之止也。 帶雨:韋應物《滁州西澗》:「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參差:高下不齊貌。

這是首登臨懷古借景抒情的詞。上闋描寫了寺樓的雄偉森嚴。「靄靄」二句以「森聳凌雲」意象映現浮雲樓莊嚴高聳、凌駕雲霄,俯瞰沙渚的巍峨樓勢。「紫薇」二句寫詞人聯想唐代詩人杜牧登覽浮雲樓情景,稱讚浮雲樓令杜牧極爲動情,寫了絕妙詩章。「惆悵」句寫詞人以人生遲暮之年登覽此樓,較之杜牧更加動情,以致惆悵相思難以排遣。「記當日」四句伸發相思情意,曾憑朱欄共語,離別後空見塞鴻,難問情侶遊蹤;岸邊垂楊綿延無盡,柳絮紛飛,更觸發離恨別愁。下闋寫登樓所思。「催促」二句寫歲月如流,年光易逝,舊時倚欄共語處的樓下水,誰知今日又流到何處了呢?「斷腸」二句就登樓惆悵強調極目平楚令人傷心斷腸,何必非面對殘陽才悲涼感傷呢?「晚霽」五句一句一景,以景結情,傳達出登樓縱月的悠然情思。全詞情景妙合,語淡而情切。

賞析

上闋首二句寫時地。「靄靄」,雲氣密積貌。陶淵明《停雲》詩云:「靄靄停雲,濛濛時雨。」雲層低垂,春雨迷濛,詞人登臨安陸(今屬湖北)浮雲樓。「畫樓森聳凌雲渚」,畫棟雕欄,凌聳入雲,一寫樓美,二寫樓高。據杜牧《題安州浮雲寺樓寄湖州張郎中》詩,「浮雲樓」即「浮雲寺樓」。因此,「聳」字前著一「森」字,以突出寺樓的莊嚴;同時也刻劃出雲氣籠罩的氛圍。次二句寫登樓賦詩。「紫薇」,指杜牧。唐代稱中書省爲紫薇省,杜牧官至中書舍人,故又稱杜紫薇。「登覽最關情」,登高臨遠最能牽動情感,這一句爲「惆悵相思」以下抒情張目。「關情」,即牽情之意。「絕妙誇能賦」,既稱讚杜牧題安州浮雲寺樓之詩寫得絕妙,又隱約道出自己登高能賦的才情。 「惆悵相思遲暮」,此句上承「關情」,下逗追憶之語,過渡自然。時值日暮,登樓傷情,引起相思:「記當日、朱闌共語」;而如今,「塞鴻難問,岸柳何窮,別愁紛絮」,括用杜牧詩語,表達一種離別惆悵之情。 「塞鴻難問」,即人似冥鴻,一去無蹤:「岸柳何窮」,即空餘岸柳,別愁無限。楊柳最易牽惹人們的離愁別緒;而人的別愁,又如同無窮數的岸柳之無窮數的柳絮那樣多,那樣紛起亂攢,「別愁紛絮」之句,直抒胸臆。 過闋「催促」二句,歲月如流,年光易失,舊時倚欄共語處的樓下水,誰知今日又流到何處了呢?含有無限感慨之意。此日登樓極目遠望,只見連天芳草,平野蒼然(謝朓《郡內登望》:「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蒼然」),不知何處是歸路,已使人神傷下淚,又何必再增此「殘陽」一景乎?杜牧《池州春送前進士蒯希逸》:「芳草復芳草,斷腸還斷腸。自然堪下淚,何必更殘陽」,是此兩句所本。翻進一層用筆,倍加悽愴入神「晚霽」二句,向晚破晴,波聲似乎還夾雜着雨聲。韋應物《滁州西澗》詩云:「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廖於「無人舟橫野渡」前更著一「悄」字,索寞、孤寂的心境全出。結三句「數峯江上,芳草天涯,參差煙樹」寫雨後,江上數峯青青,芳草更天涯之外,煙樹參差悽迷;如此境界,反映了無盡悵惘之情。畫面開闊,落筆淡雅,細玩詞意,情味極佳。錢起《省試湘靈鼓瑟》雲:「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峯青。」蘇軾《蝶戀花》雲:「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杜牧《題宣州開元寺水閣閣下宛溪夾溪居人》云:「惆悵無因見范蠡,參差煙樹五湖東。」廖詞襲用並糅合以上三家詩詞的語意,別出意境。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靄靄:ǎi ǎi,雲霧密集的樣子。
  • 紫薇:這裡指唐代詩人杜牧,曾作《紫薇花》詩自誇能賦。
  • 關情:牽動情懷。
  • 遲暮:傍晚,這裡指時光漸晚。
  • 平楚:平坦的原野。
  • :jì,雨後天晴。

繙譯

雲霧密集籠罩著春天的天空,彩繪的高樓森嚴聳立在高峻的洲渚之上。像杜牧那樣登高遊覽最能牽動情懷,其詩作誇說自己最能賦寫。因思唸而惆悵在這將近傍晚之時,還記得儅日在硃紅色的欄杆邊一起說話。塞外的鴻雁難以詢問,岸邊的柳樹無窮無盡,分別的愁苦像那紛亂的柳絮。 催促著時光,過去的如流水般到哪裡去了呢?極度悲傷又何必要依靠那殘陽,極目遠望那平坦的原野也讓人哀傷。傍晚雨後天晴,江波聲中帶有雨水,寂靜無人,小船隨意橫在荒僻的渡口。江麪上幾座山峰,芳草蔓延到天涯,錯襍的菸霧籠罩著樹木。

賞析

這首詞描繪了一幅春日登樓遠望的畫麪,通過春空、畫樓、紫薇、塞鴻、岸柳等意象,營造出一種惆悵、哀怨的氛圍。上闋寫登樓引發的相思之情,廻憶與故人的往昔,下闋則由時光流逝、景物變遷進一步烘托出斷腸與傷懷。詞的意境空霛深邃,語言優美細膩,如“晚霽波聲帶雨,悄無人、舟橫野渡”等句,生動地展現了寂靜而略帶哀愁的場景。整躰上,該詞表達了詞人對時光流逝、人事變遷的感慨和憂傷。

廖世美

廖世美是生活於南北宋之交的一位詞人,生平無考,據傳是安徽省東至縣廖村人。現存詞兩首(一說三首),均見於《唐宋諸賢絕妙詞選》。 ► 2篇诗文

廖世美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