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五官中郎将诗四首 其二

· 劉楨
余婴沉痼疾,窜身清漳滨。 自夏涉玄冬,弥旷十馀旬。 常恐游岱宗,不复见故人。 所亲一何笃,步趾慰我身。 清谈同日夕,情盻叙忧勤。 便复为别辞,游车归西邻。 素叶随风起,广路扬埃尘。 逝者如流水,哀此遂离分。 追问何时会,要我以阳春。 望慕结不解,贻尔新诗文。 勉哉修令德,北面自宠珍。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痼疾:指經久難治癒的病。
  • 竄身:藏身。
  • 清漳濱:漳水岸邊。漳,讀作 zhāng。
  • 玄冬:冬天。
  • 彌曠:歷時長久而荒廢。
  • 岱宗:泰山的別稱。
  • :深厚。
  • 步趾:腳步。
  • (xì):勤苦不休。
  • 陽春:溫暖的春天。

翻譯

我被深重的疾病纏身,藏身於清漳水之濱。從夏天一直到深冬,經過了十多旬漫長的時間。常常擔心不能再去攀登泰山,不能再見到故人。所親近的人是多麼深厚的情誼啊,腳步前來慰藉我的身心。整日整夜地清談,情意殷切地敘說憂慮與辛勤。然後又要作分別的言辭,遊車回到西邊的鄰家。白色的樹葉隨風而起,廣闊的道路上揚起塵埃。逝去的人如同流水,哀傷於這次就此分離。追問什麼時候能再相會,告訴我要到溫暖的春天。思念仰慕之情久結而不能解,送給你新的詩文。努力啊修養美好的品德,處於尊位自然會被尊崇珍惜。

賞析

這首詩以自然樸實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友人深厚的情誼以及對離別的無奈與哀傷。詩中描述了自己身患痼疾、久別友人的狀況,以及與友人重逢後的欣喜和又將分別的不捨。通過對時間流逝、景物變化的描寫,如「逝者如流水」「素葉隨風起,廣路揚埃塵」等,更加深了離別的愁緒。最後對友人寄予了期望和祝福,希望友人修德自重。整首詩感情真摯,情景交融,體現了詩人內心細膩的情感和對友情的珍視。

劉楨

劉楨

東平名士,寧陽(今山東寧陽縣)人,字公幹,「建安七子」之一。其祖父劉梁,官至尙書令,其人博學有才,警悟辯捷,以文學見貴。 建安中,劉楨被曹操召爲丞相掾屬,與魏文帝兄弟幾人頗相友善,後因在曹丕席上平視丕妻甄氏,以不敬之罪服勞役,後又免罪署爲小吏。 建安二十二年 (公元217年),與陳琳、徐幹、應瑒等同染疾疫而亡。《隋書·經籍志》著錄有集四卷、《毛詩義問》十卷,皆已佚。明代張溥輯有《劉公幹集》,收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他的文學成就,主要表現於詩歌、特別是五言詩創作方面,在當時負有盛名,後人以其與曹植幷舉,稱爲「曹劉」。如今存詩十五首,風格遒勁,語言質樸,重名於世。 ► 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