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春望二首

芝房桂殿暮氤氳,霄漢歸來鵷鷺羣。 月出脩眉懸碧樹,露擎高掌拂朱雲。 宮鶯入柳飛難見,廄馬迷花嘶不聞。 盡說宸遊多睿藻,遠臣唯有誦橫汾。
拼音

所属合集

#上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芝房桂殿:指華美的宮殿。
  • 氤氳(yīn yūn):形容煙霧或光色混合動盪的樣子。
  • 霄漢:天空極高處。
  • 鵷鷺羣:比喻朝廷中文武官員的行列。
  • 脩眉:形容月亮彎曲如眉。
  • 碧樹:綠樹。
  • 露擎:露珠凝聚。
  • 高掌:形容露珠如手掌般大。
  • 朱雲:紅色的雲彩。
  • 廄馬:宮中的馬。
  • 迷花:被花所迷,形容景色迷人。
  • 嘶不聞:馬嘶聲聽不見,形容環境幽靜。
  • 宸遊:皇帝的巡遊。
  • 睿藻:皇帝的詩文。
  • 橫汾:指漢武帝的《秋風辭》,其中有「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的句子。

翻譯

華美的宮殿在暮色中煙霧繚繞,天空中歸來的官員們如同鵷鷺成羣。月亮如彎眉掛在綠樹之上,露珠凝聚如手掌般大,輕拂着紅色的雲彩。宮中的鶯鳥飛入柳林難以看見,馬廄中的馬兒被花所迷,嘶鳴聲也聽不見。人們都說皇帝巡遊時會留下許多詩文,而我這遠方來的人只有吟誦漢武帝的《秋風辭》。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長安春夜的宮廷景象,通過華美的意象和細膩的描寫,展現了宮廷的寧靜與繁華。詩中「芝房桂殿」、「霄漢歸來」等詞句,體現了宮廷的高貴與莊嚴。而「月出脩眉」、「露擎高掌」等則巧妙地以自然景象比喻宮廷的美麗與神祕。結尾提到「宸遊多睿藻」,表達了對皇帝詩文的讚美,同時也透露出自己作爲遠方來客的謙遜與敬仰。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明代宮廷詩的風采。

張元凱

明蘇州吳縣人,字左虞。少習《毛詩》。以世職爲蘇州衛指揮,督運漕糧北上,有功不得敘,自免歸。悒悒不得志,以酒自放,酒酣談天下事,慷慨風發。工詩,有《伐檀齋集》。 ► 9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