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 · 辨可發汗脈證並治

大法,春夏宜發汗。 凡發汗,欲令手足俱周,時出以然,一時間許,亦佳。不可令如水流漓。若病不解,當重發汗。汗多必亡陽,陽虛,不得重發汗也。 凡服湯發汗,中病便止,不必盡劑。 凡雲可發汗,無湯者,丸散亦可用;要以汗出爲解,然不如湯,隨證良驗。 夫病脈浮大,問病者言,但便硬爾。設利者,爲大逆。硬爲實,汗出而解。何以故?脈浮當以汗解。 下利後,身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宜桂枝湯發汗。
拼音

張仲景

張仲景(約公元150~154年——約公元215~219年),名機,字仲景,東漢南陽涅陽縣(今河南省鄧州市穰東鎮張寨村)人。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被後人尊稱爲醫聖。張仲景廣泛收集醫方,寫出了傳世鉅著《傷寒雜病論》。它確立的辨證論治原則,是中醫臨牀的基本原則,是中醫的靈魂所在 。 ► 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