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在嫖姚將軍率兵北伐的時候,曾經深入幾千裏到敵人的後方。
戰前殘陽照大地一片昏黃,戰敗後軍鼓沉沉沒有聲響。
據說你就像那飛將軍李廣,身先士卒奪取了單于的營帳。
如今兵敗身死與山鬼做鄰居,只聽那殘兵的哭聲迴盪在遼水上。
注釋
王將軍:即唐朝將軍王孝傑。
嫖姚:西漢名將霍去病曾爲嫖姚校尉,討伐匈奴。此借指王將軍。北伐:指討契丹。
強:超過。
戰餘:戰罷。
死:此指戰鼓聲停歇沉寂。
漢飛將:指李廣,此以飛將軍李廣借指曾在對外族戰爭中立下赫赫戰功之王將軍。
奪:攻下。壘:營壘。
與山鬼鄰:是形容王將軍墓的荒涼冷寂。
遼水:即今之遼河,有東、西兩源,流至今鐵嶺市北一帶合流,經盤錦市南入海。
序
《吊王將軍墓》是唐代詩人常建所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這是一首哀祭詩,詩以歌頌英烈與追悼英魂交叉寫來,以對王將軍之死的疑信作往復,形成全詩強烈的悲劇意味與感情起伏。此詩用詞雖新警刻煉,而通篇渾成蒼茫。
賞析
這首詩吊王孝傑,不是泛泛下筆,而是選取了他一生的最後一戰,意在渲染王孝傑爲國捐軀的悲壯,以寄寓詩人深沉的哀悼之情。詩風蒼涼悲壯,是一曲輓歌,也是一首頌歌。
開篇兩句,詩人以漢代名將霍去病借比王孝傑的驍勇善戰。霍去病官爲嫖姚校尉,曾六次率軍北伐匈奴,長驅千里,一直深入到狼居胥山。詩以霍去病的戰績,借比王孝傑率軍北討契丹,深入敵後超過了千里。當然,王孝傑的戰績不如霍去病顯赫,這裏僅是藉此映襯而已。緊接下來“戰餘落日黃,軍敗鼓聲死”兩句,是以高度概括凝鍊的筆觸,來正面描寫唐軍與契丹軍的激戰場面。“戰餘落日黃”是描寫戰鬥異常激烈殘酷,直殺得天昏地暗,直到戰罷,落日還昏黃無光。鼓聲是進軍的號令,“軍敗鼓聲死”是寫唐軍一直在進擊,沒有退縮,直至全軍覆沒。“鼓聲死”三字,不僅透出了軍敗的不幸消息,而且寫出了悲劇意味和悲壯氣氛。接下來“嘗聞漢飛將,可奪單于壘”又是一個借比,以漢飛將李廣借比王孝傑的聲威人品。漢名將李廣愛兵如子,深受士兵擁戴。結尾“今與山鬼鄰,殘兵哭遼水”兩句,進一步渲染悲劇氣氛,表達了作者對王孝傑兵敗殉國的惋惜、痛惜、哀思。
“今與山鬼鄰,殘兵哭遼水”,屬思既苦,詞亦警絕。潘岳雖雲能敘悲怨,未見如此章。”《吊王將軍墓》的構思,的確用心精苦,不落俗套。全詩八句,前後四句的結構大體相似,都是先有兩句以他人借比,再來兩句正面實寫,虛實結合,不重在寫過程,重在渲染悲壯氛圍。在遣詞造句上奇警精確,“黃”、“死”、“鬼”、“哭”幾字,寫出了王孝傑的含恨壯烈而死,把全詩悲壯、哀悼之情烘染無遺。作者特別善於寫哭,如“墳上哭明月”(《昭君墓》)等。詩雖然寫的是悲劇,卻因其壯烈,而令人產生一種悲壯感、崇高感,頗得盛唐氣韻。
就全詩而言,此詩並不專主刻削雕琢,更不施藻採塗飾,而是在幽僻奇警中仍寓有渾樸之氣,這一點,也正反映了盛唐與中唐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