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夢影 · 卷一 · 八十三

· 張潮
厭催租之敗意,亟宜早早完糧;喜老衲之談禪,難免常常佈施。
拼音 朗读

所属合集

#幽夢影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老衲(lǎo nà):年老的僧人。後來引申爲僧人自稱。這裏指和尚。
  • 談禪:談論有關佛教禪理。
  • 佈施:將金錢、實物佈散施捨給別人,是佛教用語,這裏是向僧人饋贈財物等意思 。

翻譯

厭煩催租的人破壞心情,就應該趕緊早早地把賦稅繳納完畢;喜歡聽老和尚談論禪理,那麼難免就要時常捐贈財物了。

賞析

此句以生活中常見的兩件事展現出一種對待不同世事的態度。「厭催租之敗意,亟宜早早完糧」從生活實際出發,反映出催租之事會打破生活的平靜和美好心境,提醒人們通過及時完糧來避免這種困擾,蘊含着一種務實且明快的生活智慧,以簡單手段解決可能帶來煩惱的俗事。「喜老衲之談禪,難免常常佈施」則轉向精神層面,講述因喜愛聽老和尚談禪所帶來的內心啓迪與愉悅,從而自然會有佈施之舉,體現出物質與精神的一種關聯。談禪是精神滋養,佈施是將喜愛與感激以物質方式回饋,在世俗生活與精神追求間達成平衡。整句話語言質樸卻蘊含深刻生活哲學,既關注到現實瑣事,又留意精神滿足,引導人們用智慧心態處理生活事務,追求精神昇華。

張潮

淸安徽省徽州府歙縣人,字山來,一字心齋,號仲子,自稱三在道人。生於順治七年(西元一六五〇年)生。父張習孔官至侍郎。心齋少年能文,與冒辟疆、孔雲亭、陳迦陵等名士有詩文往來,言論詼諧,觀點精闢,處世瀟灑,交友不拘,姑蘇孝廉張爲泉曰:「老子化胡,潮子化吾;我心齋兄,自化化人,自娯娯人。」心齋不喜八股文,苦讀不第,後補官,僅至翰林院孔目。康熙四十六年(西元一七〇七年),卒。心齋著作等身,論文貴「眞」,其文風格簡明、内容深長,廣爲衆人接受。嘗刻印《檀几叢書》、《昭代叢書》(山帙、水帙、花帙、鳥帙、魚帙、酒帙、書帙、御帙、數帙)等。亦精髙階幻方,於《心齋雜組·巻下·算法圖補》嘗更正程賓渠《算法統宗》之百子圖(十階幻方)。著有《虞初新志》、《檀几叢書》、《昭代叢書》、《花鳥春秋》、《玩月約》、《滇南憶舊録》、《幽夢影》、《詩附録》、《花影詞》、《心齋詩集》、《心齋雜組》、《補花底拾遺》、《奚囊寸錦》、《尺牘偶存》、《尺牘友聲二集》、《尺牘友聲三集》、《書本草》、《飲中八仙令》、《酒律》、《下酒物》、《聯莊》等。 ► 2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