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鉛刀:古代的一種簡陋兵器,這裏借指微不足道的工具或力量。
- 伐丹桂:砍伐象徵高潔的丹桂樹,比喻追求高位或成就。
- 眢井:廢棄或無水的深井,比喻困境或難以達到的目標。
- 攀青天:向上攀登直入藍天,象徵極高的理想或追求。
- 排羅嬰兒:形容面對強大的敵人或困難,如同嬰兒對抗羣虎。
- 拒九虎:九虎象徵極大的阻力或挑戰。
- 未若:不如,表示比較。
- 以道:憑藉正確的道理或原則。
- 幹貴權:向有權勢的人進言或爭取支持。
翻譯
試圖用那把微薄的武器去砍伐象徵高位的丹桂,想要坐在那個廢棄的井底,向上攀爬直至觸及青天。面對重重難關,就像弱小的嬰兒對抗衆多猛虎,還不如憑藉正道去打動那些掌握權力的人。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不甘平凡,渴望有所作爲的心境。他以鉛刀伐桂和坐眢井攀天的形象,展現了對高遠理想的追求,即使面臨巨大挑戰也不放棄。然而,詩人也認識到直接對抗強權的困難,認爲唯有通過智慧和道德的力量,才能更有效地影響並獲得支持。整首詩充滿了堅韌與智謀,富有哲理,體現了詩人深沉的人生思考。

蘇舜欽
蘇舜欽,北宋詞人,字子美,祖籍梓州銅山(今四川中江),曾祖時遷至開封(今屬河南)。曾任縣令、大理評事、集賢殿校理,監進奏院等職位。因支持范仲淹的慶曆革新,爲守舊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讓其屬官劾奏蘇舜欽,劾其在進奏院祭神時,用賣廢紙之錢宴請賓客。罷職閒居蘇州。後來復起爲湖州長史,但不久就病故了。與宋詩“開山祖師”梅堯臣合稱“蘇梅”。有《蘇學士文集》詩文集有《蘇舜欽集》16卷,《四部叢刊》影清康熙刊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蘇舜欽集》。
► 2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