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太史公:司馬遷自稱。
- 高山仰止: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仰,仰望。止,句末語氣詞。
- 景行行止:大道,比喻行爲正大光明。景行(háng),大路。
- 鄉往:嚮往。鄉,同「向」。
- 祗回:祗,恭敬。回,徘徊,流連。
翻譯
太史公說:《詩經》上有句話:「巍峨的高山可以仰望,寬廣的大道可以循着前進。」我雖然不能達到那樣的高度,但是心中一直嚮往着它。我閱讀孔子的書籍,心裏想象着他的爲人。我到了魯國,參觀了仲尼的廟堂、車服、禮器,儒生們按時在他家裏演習禮儀,我恭敬地徘徊留連捨不得離開。天下的君王以及賢人有很多,他們在世時十分榮耀,死了就什麼都沒有了。孔子只是一個平民,他的學說卻傳了十幾代,讀書的人都尊崇他。從天子王侯往下,中國談到六藝的人,都把孔子的學說作爲準則,可以說他是至高無上的聖人啊!
賞析
這段文字是司馬遷對孔子的讚譽。他先引用《詩經》的話表達對孔子高尚品德和偉大行爲的敬仰。接着敘述自己對孔子的崇敬之情,通過在魯國的見聞進一步加深這種感受。然後對比天下君王和賢人,突出孔子雖然是平民卻有着深遠而持久的影響力。最後強調孔子學說的重要地位和他被尊崇爲至聖的原因。整體語言簡潔而有力,生動地刻畫了孔子在司馬遷心中以及歷史上的非凡地位。

司馬遷
司馬遷,字子長,西漢夏陽(今陝西韓城,一說山西河津)人,中國古代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被後人尊爲“史聖”。他最大的貢獻是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史記》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司馬遷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完成的史學鉅著《史記》,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爲“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 142篇诗文
司馬遷的其他作品
- 《 史記 · 十二本紀 · 孝景本紀 》 —— [ 漢 ] 司馬遷
- 《 悲士不遇賦 》 —— [ 漢 ] 司馬遷
- 《 史記 · 七十列傳 · 遊俠列傳 》 —— [ 漢 ] 司馬遷
- 《 史記 · 七十列傳 · 廉頗藺相如列傳 》 —— [ 漢 ] 司馬遷
- 《 史記 · 七十列傳 · 田叔列傳 》 —— [ 漢 ] 司馬遷
- 《 史記 · 七十列傳 · 貨殖列傳 》 —— [ 漢 ] 司馬遷
- 《 史記 · 三十世家 · 趙世家 》 —— [ 漢 ] 司馬遷
- 《 史記 · 七十列傳 · 司馬相如列傳 》 —— [ 漢 ] 司馬遷
相关推荐
- 《 雜說 · 其一 · 龍說 》 —— [ 唐 ] 韓愈
- 《 原道 》 —— [ 唐 ] 韓愈
- 《 鷓鴣天 · 贈餞橫州子山 》 —— [ 宋 ] 張孝祥
- 《 國語 · 敬姜論勞逸 》 —— [ 周 ] 左丘明
- 《 放鶴亭記 》 —— [ 宋 ] 蘇軾
- 《 念奴嬌 · 海雲四斂 》 —— [ 宋 ] 張孝祥
- 《 戰國策 · 唐雎不辱使命 》 —— [ 漢 ] 劉向
- 《 象祠記 》 —— [ 明 ] 王守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