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 · 唐雎不辱使命 [] 劉向

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寡人慾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雖然,受地於先王,願終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說。安陵君因使唐雎使於秦。 秦王謂唐雎曰:“寡人以

戰國策 · 鄒忌諷齊王納諫 [] 劉向

鄒忌修八尺有餘,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

戰國策 · 蘇秦以連橫説秦 [] 劉向

蘇秦始將連橫,説秦惠王曰:「大王之國,西有巴、蜀、漢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東有餚、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戰車萬乘,奮擊百萬,沃野千里,蓄積饒多,地勢形便,此所謂天府,天下之

戰國策 · 馮諼客孟嘗君 [] 劉向

齊人有馮諼者,貧乏不能自存,使人屬孟嘗君,願寄食門下。孟嘗君曰:「客何好?」曰:「客無好也。」曰:「客何能?」曰:「客無能也。」孟嘗君笑而受之曰:「諾。」 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頃,倚柱彈其

戰國策 · 觸讋說趙太后 [] 劉向

趙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趙氏求救於齊。齊曰:「必以長安君爲質,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強諫。太后明謂左右:「有復言令長安君爲質者,老婦必唾其面!」 左師觸讋言願見太后。太后盛氣而揖之。入而徐趨,至而

戰國策 · 樂毅報燕王書 [] 劉向

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順左右之心,恐抵斧質之罪,以傷先王之明,而又害於足下之義,故遁逃奔趙。自負以不肖之罪,故不敢爲說。今王使使者數之罪,臣恐侍御者之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倖臣之理,而又不白於臣之所以

戰國策 · 唐雎說信陵君 [] 劉向

信陵君殺晉鄙,救邯鄲,破秦人,存趙國,趙王自郊迎。唐雎謂信陵君曰:“臣聞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君曰:“何謂也?”對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

戰國策 · 司馬錯論伐蜀 [] 劉向

司馬錯與張儀爭論於秦惠王前,司馬錯欲伐蜀,張儀曰:“不如伐韓。”王曰:“請聞其說。” 對曰:“親魏善楚,下兵三川,塞轘轅、緱氏之口,儅屯畱之道,魏絕南陽,楚臨南鄭,秦攻新城宜陽,以臨二周之郊,誅周主

戰國策 · 趙且伐燕 [] 劉向

趙且伐燕。蘇代爲燕謂惠王曰:“今者臣來,過易水,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謂鷸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並禽之。

戰國策 · 范雎說秦王 [] 劉向

范雎至秦,王庭迎,謂范雎曰:“寡人宜以身受令久矣。今者義渠之事急,寡人日自請太后。今義渠之事已,寡人乃得以身受命。躬竊閔然不敏。”敬執賓主之禮,范雎辭讓。 是日見范雎,見者無不變色易容者。秦王屏左右

戰國策 · 莊辛論倖臣 [] 劉向

莊辛謂楚襄王曰:「君王左州侯,右夏侯,輦從鄢陵君與壽陵君,專淫逸侈靡,不顧國政,郢都必危矣。」襄王曰:「先生老悖乎?將以爲楚國祅祥乎?」莊辛曰:「臣誠見其必然者也,非敢以爲國祅祥也。君王卒幸四子者不衰

葉公好龍 [] 劉向

葉公子高好龍,鉤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室雕文以寫龍。於是天龍聞而下之,窺頭於牖,施尾於堂。 葉公見之,棄而還走,失其魂魄,五色無主。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

孟母三遷 [] 劉向

鄒孟軻母,號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時,嬉遊爲墓間之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處子。”乃去,舍市旁。其嬉遊爲賈人炫賣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處吾子也。”復徙居學宮之旁。其嬉遊乃設俎豆,揖讓進退。孟

戰國策 · 引語 [] 劉向

戰勝而國危者。物不斷也。功大而權輕者。地不入也。 騏驥之衰也。駑馬先之。孟賁之倦也。女子勝之。 厲疾憐王。強者善。弱者不能自守。仁不輕絕。 智不輕怨。

《戰國策》書錄 [] 劉向

周室自文、武始興,崇道德,隆禮義,設辟雍、泮宮、庠序之教[1],陳禮樂、絃歌、移風之化,敘人倫,正夫婦,天下莫不曉然。論孝悌之義,惇篤之行,故仁義之道滿乎天下,卒致之刑錯[2]四十餘年。遠方慕義,莫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