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百花 · 亦名夏州

· 柳永
煦色韶光明媚。輕靄低籠芳樹。池塘淺蘸煙蕪,簾幕閒垂風絮。春困厭厭,拋擲鬥草工夫,冷落踏青心緒。 終日扃朱戶。遠恨綿綿,淑景遲遲難度。年少傅粉,依前醉眠何處。深院無人,黃昏乍拆鞦韆,空鎖滿庭花雨。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煦(xù)色韶光:指晴暖美麗的春光。,溫暖;韶光,美好的時光,常指春光。
  • 輕靄(ǎi):薄薄的雲霧。
  • 淺蘸(zhàn):這裏形容池塘邊霧氣籠罩着草色的樣子,彷彿池塘輕輕地「蘸」上了煙霧籠罩的草木景色。
  • 煙蕪:煙霧中的草叢。
  • 厭厭:精神不振的樣子。
  • 鬥草:古代民間的一種遊戲,也作「鬥百草」,參賽者各採擷花草,以對仗形式互報草名,多者爲勝 。
  • 踏青:春日到郊外散步遊玩。
  • 扃(jiōng):關閉。
  • 淑景:美好的時光。 ,美好;,時光、景緻。
  • 傅粉:搽粉,這裏借指年少風流的男子。

翻譯

晴暖明媚的春光十分絢爛,薄薄的雲霧輕柔地籠罩着芬芳的樹木。池塘邊,煙霧瀰漫在草叢之上,那景象就像輕輕蘸染而成,門簾簾幕悠閒地垂着,風中飄飛着柳絮。春天讓人感覺慵懶睏倦,什麼鬥草的遊戲都拋在一邊,踏青的心思也被冷落一旁。一整天都把硃紅色的大門緊閉。悠長的愁恨綿延無盡,美好的春光難以打發。那些年輕風流的男子啊,還是像以前那樣喝得酩酊大醉,不知又在何處眠宿。深深的庭院裏空無一人,黃昏時分,剛剛拆掉鞦韆,空蕩蕩的庭院中,滿地落花好像被鎖住,就像一場繽紛的花雨。

賞析

這首詞描繪了一幅寂寥的春日庭院圖,細膩地刻畫了一位幽居女子的傷春懷人之情。上闋開篇通過描寫明媚春光中的景色,如「煦色韶光明媚。輕靄低籠芳樹」 ,營造出美好卻又略帶慵懶的氛圍,爲後文女子的睏乏與無心遊樂埋下伏筆。 「春困厭厭,拋擲鬥草工夫,冷落踏青心緒」 直白地表達出女子在美好春光裏意興闌珊,被春愁縈繞。下闋着重寫女子的幽恨。 「遠恨綿綿,淑景遲遲難度」 直接道出愁恨悠長,時光難捱。 「年少傅粉,依前醉眠何處」 ,將女子的愁緒指向所思之人,對那不歸家的年少男子既牽掛又抱怨 。最後「深院無人,黃昏乍拆鞦韆,空鎖滿庭花雨」 以景結情,黃昏時分的深院、拆去的鞦韆、滿地落花,宛如一幅悽美冷寂的畫面,更深地烘托出女子孤獨寂寞與愁緒滿懷的心境。全詞情景交融,語言優美,將女子的複雜情感刻畫得入木三分,展現了柳永詞善於抒情的特點。

柳永

柳永

柳永,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漢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變,字景莊,後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宋仁宗朝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並以“白衣卿相”自詡。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於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創作慢詞獨多。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時流傳極其廣泛,人稱“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對宋詞的發展有重大影響。 ► 2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