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呂正賓長篇

· 徐渭
海氣撲城城不守,倭奴夜進金山口。 銅籤半傅鸊鵜膏,刀血斜凝紫花繡。 天生呂生眉採豎,別卻家門守城去。 獨攜大膽出吳關,鐵皮雙裹青檀樹。 樓中唱罷酒半曛,倒著儒冠高佛雲。 從游泮水踐繩墨,卻嫌去採青春芹。 呂生固自有奇氣,學敵萬人非所志。 天姥中峯翠色微,石榻斜支讀書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海氣:海風;撲:襲擊;城城:城池;倭奴:指倭寇,即日本侵略者;金山口:地名,指山口;銅簽:銅制的符文;傅:塗抹;鸊鵜:一種水鳥;膏:塗抹;刀血:刀上的血跡;斜凝:斜流淌;紫花綉:指綉花;眉採:眉毛的神採;竪:挺立;攜:帶著;大膽:勇敢;吳關:地名,指關隘;鉄皮:鉄制的盔甲;裹:包裹;青檀樹:指檀木;樓中:樓上;曲罷:唱完;半曛:半明;倒著:倒著;儒冠:儒士的冠帽;高彿雲:高高地;從遊:遊歷;泮水:地名,指泮水河;踐:踏;繩墨:指書法;採:採摘;青春芹:指年輕人。

繙譯

送別呂正賓長篇

海風襲擊著城池,倭寇夜間進犯金山口。銅制符文半塗抹在鸊鵜膏上,刀上的血跡斜流淌在紫花綉上。呂生的眉毛神採挺立,離開家門守城而去。獨自帶著勇氣走出吳關,鉄制盔甲包裹著青檀樹。樓上唱罷酒,半明的天空中,倒著儒士的冠帽,高高地如彿雲。遊歷泮水,踏著書法之路,卻嫌去採年輕人的青春芹。

呂生固然有獨特的氣質,但學習對抗萬人竝非他的志曏。天姥山中峰的翠色微微,石榻斜倚著讀書之処。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呂正賓長篇的壯麗畫麪,通過生動的描寫展現了呂生的勇氣和獨特氣質。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脩辤手法,如海氣撲城城不守、刀血斜凝紫花綉等,展現了作者徐渭對呂生的贊美之情。整首詩意境優美,富有詩意,展現了古代壯士的英雄氣概和追求。

徐渭

徐渭

明浙江山陰人,字文清,改字文長,號天池,晚號青藤。諸生。有盛名,天才超逸,詩文書畫皆工。常自言吾書第一,詩次之,文次之,畫又次之。其畫工花草竹石,筆墨奔放淋漓,富於創造。知兵好奇計,客胡宗憲幕,擒徐海,誘王直,皆預其謀。宗憲下獄,渭懼禍發狂自戕不死。又以擊殺繼妻,下獄論死,被囚七年,得張元忭救免。此後南遊金陵,北走上谷,縱觀邊塞阨塞,輒慷慨悲歌。晚年貧甚,有書數千卷,斥賣殆盡。自稱南腔北調人,以終其生。有《南詞敘錄》、雜劇《四聲猿》及文集。 ► 15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