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湖見懷有詩用韻奉酬
江海蹉跎客,風塵蹇拙人。
未辭簪紱累,終擬菊鬆鄰。
淺薄承嘉會,幽閒稱病身。
聊將慎出處,敢謂異羣倫。
有美詞林彥,無瑕廊廟珍。
明時徵鳳鳥,絕代見麒麟。
化雨覃江介,清風灑俗塵。
文山人仰岱,學海士知津。
遠荷金聲贈,常懷玉樹親。
矢心期佩服,此志敢教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少湖(shào hú):古代地名,今江蘇省蘇州市太湖之南。
簪紱(zān fú):古代官服的一種,指官服。
菊鬆(jú sōng):指高雅的品性。
詞林(cí lín):指文學界。
廊廟(láng miào):指宮廷。
鳳鳥(fèng niǎo):傳說中的鳳凰。
麒麟(qí lín):傳說中的神獸。
覃江(tán jiāng):指降雨。
灑俗塵(sǎ sú chén):指灑在塵世間。
文山(wén shān):指文學之山,指文學家。
岱(dài):泛指高山。
津(jīn):指渡口。
金聲(jīn shēng):指美好的聲音。
玉樹(yù shù):指高尚的人。
翻譯
少湖見懷有詩用韻奉酬
江海中漂泊的客人,風塵僕僕的普通人。
雖然沒有辭別華麗的官服,但最終希望與高尚的人爲鄰。
淺薄地參加宴會,在幽靜中稱病自己。
只是謹慎地處理自己的處世之道,卻敢說自己與衆不同。
有着優美的文學才華,沒有瑕疵的宮廷珍寶。
明朗的時代徵召鳳凰和麒麟,絕代的美麗如同傳說中的神獸。
降雨滋潤江河,清風灑落在塵世間。
文學家備受景仰,學海的士人知曉渡口。
遠方傳來美好的聲音,常懷着高尚的理想。
立志要受人尊敬,這份志向敢於傳授。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在江海中漂泊的普通人,他雖然平凡,但內心卻懷揣着詩意和高尚品性。通過對自己處世態度的描述,表達了對高尚文學才華和美好理想的追求。詩人以優美的語言描繪了這位普通人的內心世界,展現了對高尚品質和理想的嚮往和追求。
孫承恩
明松江華亭人,字貞父(甫),號毅齋。孫衍子。正德六年進士。授編修,歷官禮部尚書,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齋宮設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罷職歸。文章深厚爾雅。工書善畫,尤擅人物。有《歷代聖賢像贊》、《讓溪堂草稿》、《鑑古韻語》。
► 1629篇诗文
孫承恩的其他作品
- 《 鑑古韻語五十九首唐堯帝 》 —— [ 明 ] 孫承恩
- 《 鑑古韻語五十九首唐堯帝 》 —— [ 明 ] 孫承恩
- 《 故園脩竹日在目中家人來都下問以詩五首 》 —— [ 明 ] 孫承恩
- 《 賀楊麟山生子晬日三首 》 —— [ 明 ] 孫承恩
- 《 和鬆皋太宰元夕宴會三首 》 —— [ 明 ] 孫承恩
- 《 古像贊二百零五首 其二十九 管大夫 》 —— [ 明 ] 孫承恩
- 《 題崔少卿八詠巻 其二 》 —— [ 明 ] 孫承恩
- 《 擬題忠節祠次韻 》 —— [ 明 ] 孫承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