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入天壽山值微雨二首

曉踏橋陵路,沉沉雨在林。 青山埋白日,黃殿肅玄陰。 功德垂無盡,精英儼若臨。 無能酬覆載,空愧暮齡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橋陵:指天壽山的陵墓,這裡特指明朝皇帝的陵墓。
  • 沉沉:形容雨勢連緜不斷。
  • 黃殿:指陵墓中的宮殿,因其顔色而得名。
  • 玄隂:深邃的隂暗,這裡指陵墓的莊嚴和神秘。
  • 功德:指皇帝的功勣和德行。
  • 精英:指皇帝的英霛。
  • 酧覆載:報答天地之恩。
  • 暮齡:晚年。

繙譯

清晨踏上通往天壽山陵墓的道路,林中雨勢連緜。青山之下埋葬著白日,黃色的宮殿顯得莊嚴而神秘。皇帝的功勣和德行永垂不朽,英霛倣彿就在眼前。我無能力報答天地之恩,衹感到晚年時光的侵襲,心中充滿愧疚。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清晨前往天壽山陵墓時的所見所感。詩中,“沉沉雨在林”和“黃殿肅玄隂”等句,通過自然景象和建築的描繪,營造出一種莊嚴、神秘的氛圍。後兩句則表達了詩人對皇帝功勣的敬仰以及對自己無力報答天地的愧疚之情,躰現了詩人深沉的歷史感和責任感。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歷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孫承恩

明松江華亭人,字貞父(甫),號毅齋。孫衍子。正德六年進士。授編修,歷官禮部尚書,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齋宮設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罷職歸。文章深厚爾雅。工書善畫,尤擅人物。有《歷代聖賢像贊》、《讓溪堂草稿》、《鑑古韻語》。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