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雷雨二首

梟翥與鴟張,難當爾跳梁。 嗟無羆虎將,恨縱猰㺄狂。 罪惡己盈貫,神明自鑑量。 將無轟霹靂,萬里淨炎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梟翥(xiāo zhù):指猛禽展翅飛翔;鴟(chī):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猛禽,形容飛得很高;跳梁:指蹦跳;羆虎(bī hǔ):傳說中的一種兇猛的虎;猰㺄(yà yǐ):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兇獸,形容兇惡。

翻譯

猛禽展翅高飛,難以阻擋它的騰躍。 唉,可惜沒有羆虎來幫忙,只能任由猰㺄狂暴。 罪惡已經積累滿溢,神明自有衡量。 如果沒有雷電的轟鳴,大地將會被烈火吞噬。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大雷雨的場景,通過梟翥與鴟張、羆虎與猰㺄等形象的對比,表達了自然界的狂暴與無情。詩人藉助這些生動的形象,揭示了人類面對自然災害時的渺小與無力感,同時也展現了對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整首詩意境深遠,表達了對自然力量的敬畏與敬畏。

孫承恩

明松江華亭人,字貞父(甫),號毅齋。孫衍子。正德六年進士。授編修,歷官禮部尚書,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齋宮設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罷職歸。文章深厚爾雅。工書善畫,尤擅人物。有《歷代聖賢像贊》、《讓溪堂草稿》、《鑑古韻語》。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