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幽興(yōu xìng):深邃的興致。
- 攝衣(shè yī):整理衣裳。
- 陟(zhì):登上。
- 層臺(céng tái):高臺。
- 嵯峨(cuó é):高聳的樣子。
- 彭澤翁(Péng Zé wēng):指古代文學家陶淵明。
翻譯
在東園裏,我讀着書堂裏的八首詩。 深邃的興致無窮無盡,整理好衣裳登上高臺。 天空中飛鳥不見了,迎來了長久的狂風。 南山高聳挺拔,遠遠眺望,心靈得以開闊。 陶淵明啊,懷着怎樣的心情,與世俗之子難以相諧。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讀書堂中的心境。詩人感受到了深邃的興致,整理好衣裳登上高臺,卻發現天空中的飛鳥不見了,代之而來的是長久的狂風。南山高聳挺拔,遠眺之下,心靈得以開闊。最後提到陶淵明,表達了詩人對陶淵明高尚情操的敬仰,以及自己與世俗之子的隔閡之感。整體描繪了詩人在讀書中的寧靜與思索,展現了一種超脫塵世的意境。
孫承恩
明松江華亭人,字貞父(甫),號毅齋。孫衍子。正德六年進士。授編修,歷官禮部尚書,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齋宮設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罷職歸。文章深厚爾雅。工書善畫,尤擅人物。有《歷代聖賢像贊》、《讓溪堂草稿》、《鑑古韻語》。
► 1629篇诗文
孫承恩的其他作品
- 《 同慄齋飲張仰山別駕舟中三首 》 —— [ 明 ] 孫承恩
- 《 夜酌宣城第再和白灘韻 》 —— [ 明 ] 孫承恩
- 《 蔡林屋考績北上別予以詩用韻答二首 》 —— [ 明 ] 孫承恩
- 《 再疊玉溪四詠韻 》 —— [ 明 ] 孫承恩
- 《 送劉公勳乞終養歸 》 —— [ 明 ] 孫承恩
- 《 同襄陽守張士弘過習家池六首 》 —— [ 明 ] 孫承恩
- 《 古像贊二百零五首 其一百六十二 程大中 》 —— [ 明 ] 孫承恩
- 《 貢院將揭榜借韻 》 —— [ 明 ] 孫承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