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子陵:即嚴光,字子陵,東漢時期的隱士,曾與漢光武帝劉秀爲同學。
- 巢由:指巢父和許由,兩位傳說中的古代隱士。
- 洗耳:源自許由洗耳的典故,表示不願聽世事,追求清高。
- 元非:並非。
- 飲牛:指巢父讓許由洗耳後,巢父認爲洗耳的水污染了下游,不讓自己的牛飲用,表示對清高的追求。
- 堯舜:中國古代的兩位賢君,堯傳位給舜。
- 得人:得到賢人。
- 帝心憂:皇帝的憂慮。
翻譯
再次清談起巢父和許由的故事,洗耳的典故並非只是爲了飲牛。 堯舜時代能夠得到賢人,是天下大事,但畫師又怎能理解皇帝心中的憂慮呢?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提及古代隱士巢父和許由的典故,以及堯舜時代的賢人政治,表達了對古代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當時政治現實的批評。詩中「畫師那識帝心憂」一句,暗示了畫師雖然能描繪出子陵的形象,卻無法真正理解皇帝內心的憂慮和政治的複雜性,反映了作者對現實政治的深刻洞察和無奈之情。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通過對古代典故的引用,展現了作者對理想政治的追求和對現實的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