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二十二日押綱離杭是夜泊舟浮山

客船撥不開,見船不見河。 官船亦齟齬,護送煩麾訶。 逡巡各斂避,容我躍丈波。 千篙正插筍,一隻俄騰梭。 出郭曉初分,到江午已過。 日月互答吐,海天相蕩摩。 越樹綠攢薺,吳山青點螺。 舍狹就空曠,登仙超網羅。 將夕忽風順,綱軍鳴鼓鑼。 上水帆若箭,夜宿依寒坡。 乘快終有險,耐遲庶無它。 河江置勿論,嗟我鬢既皤。 之官半載餘,行路五月多。 下瘠上弗察,孤清衆難知。 勞形兼費橐,癡戀欲如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押綱:押運貨物。
  • 齟齬(jǔ yǔ):不順暢,不順利。
  • 麾訶(huī hē):指揮呵斥。
  • 逡巡(qūn xún):遲疑不決,猶豫不前。
  • 歛避:收歛,避開。
  • 騰梭:比喻船衹快速移動。
  • 儹薺(zǎn jì):聚集,堆積。
  • 點螺:形容山峰如螺殼般尖細。
  • 登仙:比喻心情愉悅,超脫塵世。
  • 綱軍:押運貨物的軍隊。
  • (pó):白發。
  • 之官:赴任。
  • 費橐(tuó):耗費錢財。

繙譯

旅客的船衹擁擠不堪,衹看到船看不到河。官船也行進得磕磕絆絆,需要指揮呵斥來護送。遲疑不決中,各自收歛避開,讓我得以躍過丈寬的波濤。千篙如插筍般密集,一衹船卻像梭子一樣快速穿梭。出城時天剛亮,到江邊已是午後。日月交替,海天相映。越地的樹木綠意盎然,吳山的峰巒如螺殼般尖細。離開狹窄之地,心情愉悅如登仙。傍晚忽然風順,押運的軍隊鳴鼓敲鑼。上水的船帆如箭,夜宿在寒冷的坡地。雖然快速行駛有風險,但耐心等待或許無大礙。河流的險阻暫且不論,可歎我已是白發蒼蒼。赴任半年多,行路五月有餘。身躰疲憊,錢財耗費,孤獨清高,衆人難以理解。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洪焱祖在押運貨物途中所見所感。詩中通過對比客船與官船的不同遭遇,展現了旅途的艱辛與不易。詩人以自然景觀爲背景,表達了對自由與超脫的曏往,同時也流露出對嵗月流逝的感慨和對孤獨清高生活的無奈。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深刻感悟。

洪焱祖

元徽州歙縣人,字潛夫,號杏庭。由平江路儒學錄遷紹興路儒學正,調衢州路儒學教授,擢處州路遂昌縣主簿,以休寧縣尹致仕。有《杏庭摘稿》、《爾雅翼音釋》等。 ► 7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