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沮漳(jǔ zhāng):指沮水和漳水,兩條河流的名稱。
- 幽棲:幽靜的居住地。
- 病暍(yè):因暑熱而生病。
- 河朔飲:指北方地區的飲酒習慣。
- 汝南雞:汝南地區的雞,這裏指雞鳴,常用來比喻早起的習慣。
- 六轡(pèi):古代指馬車上的六根繮繩,這裏比喻旅途的匆忙。
- 泚筆(cǐ bǐ):用筆蘸墨。
翻譯
道路指向沮水和漳水,馬蹄散漫地行走,園林的芳香和潤澤適宜幽靜的居住。淺山有其獨特的形態,杉樹下的墳墓隱藏其中,細小的水流無聲地流過稻田。因暑熱而生病,久已忘記了北方飲酒的習慣,貪圖睡眠常常厭惡汝南的雞鳴。不要感嘆旅途的匆忙,還有閒暇尋找詩意,用筆蘸墨題寫。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旅途中的所見所感,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寫,展現了詩人對幽靜生活的嚮往和對旅途匆忙的無奈。詩中「淺山有勢藏杉冢,細水無聲過稻畦」等句,以靜謐的筆觸勾勒出一幅田園風光,體現了詩人對自然美的敏銳捕捉。後句「病暍久忘河朔飲,貪眠常惡汝南雞」則透露出詩人因病而改變生活習慣的無奈,以及對寧靜生活的渴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旅途與生活的深刻感悟。

宋褧
元大都人,字顯夫。宋本弟。泰定帝泰定元年進士,除祕書監校書郎。順帝至元初,歷監察御史,遇事敢言。累拜翰林待制,遷國子司業,與修宋遼金三史,以翰林直學士兼經筵講官卒,諡文清。有《燕石集》。
► 697篇诗文
宋褧的其他作品
- 《 宣城黃山汪公仲雲鬆樓 》 —— [ 元 ] 宋褧
- 《 至元三年六月八日史局作休從伯京御史公亮太監伯溫祕卿伯循待制暫至城西祕卿待制別去伯京歸家予遂偕公亮回憩 》 —— [ 元 ] 宋褧
- 《 渡濟河馬上初見近城諸山 》 —— [ 元 ] 宋褧
- 《 送高句驪僧式上人東歸二首 》 —— [ 元 ] 宋褧
- 《 暇日小集項鍊師丹房 》 —— [ 元 ] 宋褧
- 《 嵊縣道中 》 —— [ 元 ] 宋褧
- 《 送宣城羅教授赴攸州 》 —— [ 元 ] 宋褧
- 《 予以延祐元年從先兄正獻公入汴始識彥輝吳徵君是歲故中丞馬公伯庸今翰林學士謝公敬德國子博士王君師魯鄉貢河 》 —— [ 元 ] 宋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