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鶴亭謾興

· 呂誠
綠樹軒窗鷲子過,清陰密覆小坡陀。 笙調鳳咮新簧澀,礎潤龜趺宿雨多。 落絮遊絲空散漫,野情幽思欲如何。 日長倦倚烏皮几,閒染霜毫試衍波。
拼音

所属合集

#三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鷲子:指鷲鳥,一種大型猛禽。
  • 坡陀:山坡,斜坡。
  • 笙調:指笙這種樂器的調音。
  • 鳳咮:鳳凰的嘴,這裏比喻笙的吹口。
  • 簧澀:指笙的簧片發聲不流暢。
  • 礎潤:柱子底部的石墩溼潤。
  • 龜趺:古代碑座,形狀似龜。
  • 宿雨:昨夜的雨。
  • 落絮:飄落的柳絮。
  • 遊絲:飄動的細絲,常指蜘蛛等昆蟲所吐的絲。
  • 烏皮幾:黑色的皮製几案。
  • 霜毫:指毛筆。
  • 衍波:指書寫時筆尖在紙上滑動的波紋。

翻譯

綠樹掩映的窗前,鷲鳥飛過,清新的樹蔭密密地覆蓋着小小的山坡。笙聲調整中,鳳凰般的吹口發出新簧的澀音,柱子底部的石墩因昨夜的雨而溼潤。飄落的柳絮和遊動的細絲在空中散漫,野外的情思和幽深的思緒又該如何表達。日子長了,疲倦地倚靠在黑色的皮几上,閒暇時蘸着霜白的毛筆試着書寫波紋般的字跡。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暮春時節的景象,通過綠樹、鷲鳥、笙聲等元素,構建了一幅靜謐而略帶憂鬱的畫面。詩中「落絮遊絲空散漫」一句,既描繪了春天的自然景象,又隱喻了詩人內心的散漫與無着。結尾的「閒染霜毫試衍波」則表現了詩人在閒暇之餘,試圖通過書寫來表達和整理自己的情感與思緒。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生活的細膩感受。

呂誠

元崑山人,字敬夫,後更名肅。工詩詞。名士鹹與之交。家有園林,嘗蓄一鶴,復有鶴自來爲伍,因築來鶴亭。邑令聘爲訓導,不起。有《來鶴亭詩》。 ► 1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