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子誠出掾河南行省二十韻
至順元年十月初,故人舍我將南徙。
君喜迎親去志速,我慘送君離思起。
西山雪小陽烏逝,北口風高喬木死。
吉貝衣消京國塵,木蘭舟溯漳河水。
夷門舊交兄弟若,吳房老父咫尺爾。
人生百年貴適意,戚促何須羨金紫。
憶我前年在灤陽,千里兵塵四郊壘。
妻子哀號不得見,乘駝歸來溷悲喜。
彤庭捧牘負長材,烏府珥筆存舊履。
磊落不作風塵態,宇宙茫茫少知己。
與君同朝三四年,清苦何嘗設醪醴。
歲時相見徒勞問,我爾俱貧情曷已。
江陵古城多北客,我昔與君共閭里。
君年三十入公府,我發漆黑政童子。
邇來蹤跡各星散,南北東西困泥滓。
王城會面忽驚電,君踰知命我強仕。
微軀潦倒屬名繮,半世蕭條鮮生理。
重內輕外古所云,愧我謀身敢如此。
鳩巢未葺政坐拙,菟裘將營何所指。
因君之行重太息,搔首蒼茫對斜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至順元年:公元1330年。
- 陽烏:太陽。
- 吉貝衣:用吉貝(一種植物)纖維製成的衣服。
- 京國塵:指京城的塵土,比喻繁華喧囂。
- 木蘭舟:用木蘭木製成的船,比喻船隻精美。
- 夷門:古代洛陽的東門。
- 吳房:指吳地的房屋。
- 金紫:金印紫綬,古代高官的服飾,比喻高官顯貴。
- 灤陽:地名,今河北省灤縣。
- 彤庭:指皇宮。
- 烏府:指官府。
- 醪醴:美酒。
- 閭里:鄉里。
- 知命:指五十歲。
- 強仕:指四十歲。
- 名繮:比喻名利的束縛。
- 菟裘:地名,今山東省菟縣。
翻譯
至順元年十月之初,我的朋友即將南遷。你高興地迎接親人,急切地想要離去,而我則悲傷地送別你,離別的思緒油然而生。西山的雪小了,太陽也逝去了,北口的風大,高大的樹木也死了。你穿着吉貝衣,消除了京城的塵土,乘坐木蘭舟,沿着漳河水流而上。在夷門,舊時的朋友如同兄弟,而在吳房,老父就在不遠處。人生百年,最重要的是滿足自己的心意,何必慼慼於富貴。
記得前年我在灤陽,千里之外兵荒馬亂,四野都是堡壘。妻子哀號,我無法見到,只能乘着駱駝歸來,心中悲喜交加。在皇宮中,我捧着文書,負有長才,在官府中,我筆耕不輟,保存着舊日的足跡。我磊落不羈,不隨波逐流,宇宙雖大,卻少有知己。與你同朝爲官三四年,我們清苦,何曾有過美酒佳餚。平時相見,只是徒勞地問候,我們都貧窮,情感如何能已。
江陵古城有許多北方的客人,我曾與你同鄉。你三十歲時進入公府,而我那時還是個童子。這些年來,我們的蹤跡各自分散,南北東西,困於泥濘之中。在王城重逢,如同驚電,你已過知命之年,我則剛過強仕之年。我這微不足道的身軀,潦倒不堪,半生蕭條,少有生機。古人說重內輕外,我愧於自己的謀生之道,竟敢如此。我的居所尚未修葺,正是因爲我的笨拙,我將去何處營建我的家園,這又指向何方。因爲你即將遠行,我重重地嘆息,搔首蒼茫,對着斜陽。
賞析
這首作品是宋褧在元朝至順元年(1330年)送別友人宇文子誠南遷時所作。詩中,宋褧表達了對友人離別的悲傷和對人生境遇的感慨。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和對個人經歷的回顧,詩人展現了自己與友人的深厚情誼以及對人生無常的深刻認識。詩中的「人生百年貴適意,戚促何須羨金紫」一句,更是道出了詩人對名利的淡泊和對內心自由的追求。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宋褧作爲元代文人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