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芙蓉山八首

· 何中
綠峯在頭上,落月在腳下。 點點菸鬟開,春晴真無價。 紅泉響哀玉,蒼石飲渴馬。 林窮蘭雪香,厓古蘿衣掛。 屬聞絕壑底,鬆聲更清灑。 世遠事難即,趣深月彌暇。 誰知須臾間,白雲已無罅。 都失眼中奇,茫然獨悲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煙鬟(yān huán):形容山峯如女子髮髻,這裏指山峯。
  • 蘭雪:比喻蘭花的香氣清冷如雪。
  • 蘿衣:指藤蘿纏繞,如同衣裳。
  • 悲吒(bēi zhà):悲傷嘆息。

翻譯

山峯綠意盎然,彷彿觸手可及;落月低垂,似乎踩在腳下。山峯如煙鬟般點點展開,春日的晴朗真是無價之寶。紅色的泉水發出哀婉的玉石聲響,蒼老的石頭彷彿在飲水的渴馬。林間盡頭,蘭花的香氣清冷如雪,山崖古老,藤蘿纏繞如衣。遠處深谷中的松濤聲更顯清幽。世間遙遠,事情難以立即實現,但在深入探索中,時間似乎更加充裕。誰知轉眼間,白雲已無空隙,眼前的奇景都消失了,只能茫然地獨自悲傷嘆息。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遊芙蓉山的所見所感,通過細膩的意象和生動的比喻,展現了山中的美景和詩人的情感變化。詩中「綠峯在頭上,落月在腳下」以誇張的手法表現了山的高遠和月的低垂,營造出一種超然物外的意境。後文通過對山中景物的細緻描寫,如「紅泉響哀玉,蒼石飲渴馬」等,進一步以聲、色、形、態的交織,勾勒出一幅生動的山景圖。然而,詩末的「誰知須臾間,白雲已無罅」卻突然轉折,表達了美景易逝、時光匆匆的哀愁,使全詩情感更加深沉。

何中

元撫州樂安人,字太虛,一字養正。少穎拔,以古學自任,學弘深該博。文宗至順間,應行省之請,講授於龍興路東湖、宗濂二書院。有《通鑑綱目測海》、《通書問》、《知非堂稿》。 ► 255篇诗文

何中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