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同年王在中編修代祀西行

· 宋褧
同年折桂復同官,同巷衡門指顧間。 縱是薄情詩興澀,可能無句到陽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折桂:比喻科舉及第。
  • 同官:同在官場。
  • 衡門:簡陋的門。
  • 指顧間:形容時間短暫,轉眼之間。
  • 詩興澀:指作詩的興致不高,難以寫出好詩。
  • 陽關:古代關名,這裏泛指邊遠地區。

翻譯

我們同年科舉及第,又同在官場,住在同一條巷子裏,簡陋的門扉相隔不遠。 即使你是個薄情的人,作詩的興致不高,難道到了邊遠的陽關,就真的寫不出一句詩來嗎?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同年王在中的深情和不捨。詩中,「同年折桂復同官,同巷衡門指顧間」描繪了兩人深厚的情誼和共同的經歷,而「縱是薄情詩興澀,可能無句到陽關」則流露出詩人對王在中的擔憂和期待,希望他在邊遠之地仍能保持詩人的本色,不放棄創作。整首詩語言簡練,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詩歌的熱愛。

宋褧

宋褧

元大都人,字顯夫。宋本弟。泰定帝泰定元年進士,除祕書監校書郎。順帝至元初,歷監察御史,遇事敢言。累拜翰林待制,遷國子司業,與修宋遼金三史,以翰林直學士兼經筵講官卒,諡文清。有《燕石集》。 ► 6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