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平葉將軍歌

· 宋褧
鸊鵜膏兮兩刃明,箶簶櫜箭雙帶輕。 將軍意氣紫電騰,竹函龍節關中行。 叢巢篟柵妖氛死,歐狗餘氛淨如洗。 綵幅纏骹事耕耒,牲酒晝歡門夜啓。 有時整隊搜林樾,雞狗不驚笳鼓歇。 懸刀解箭燒紅帓,倚帳酣吟刺桐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鸊鵜膏(pì tí gāo):古代一種珍貴的潤滑油,用於塗抹刀劍,使其更加鋒利。
  • 箶簶櫜箭(hú lù gāo jiàn):指裝在箭袋中的箭。
  • 紫電騰:形容將軍的氣勢如紫電般迅猛。
  • 竹函龍節:用竹子製成的龍形符節,代表將軍的權威。
  • 篟柵(qiàn zhà):用竹子或木條編成的柵欄。
  • 歐狗:指叛亂的敵人。
  • 綵幅纏骹(cǎi fú chán qiāo):用彩色的布條纏繞小腿,表示農耕的裝束。
  • 林樾(lín yuè):樹林。
  • 懸刀解箭:指將軍休息時將刀劍懸掛,箭矢解下。
  • 紅帓(hóng mò):紅色的布巾。
  • 刺桐月:指夜晚的月亮,刺桐是一種樹,此處可能指月光下的刺桐樹影。

翻譯

將軍的刀劍塗有珍貴的鸊鵜膏,雙刃明亮,箭袋中的箭輕盈地掛在腰間。將軍的氣勢如同紫電般迅猛,手持竹製的龍形符節,威風凜凜地行走在關中。叛亂的敵人被圍困在叢林和篟柵之中,如同死灰一般,歐狗的餘氛也被清洗得乾乾淨淨。百姓們用彩色的布條纏繞小腿,開始耕作,白天歡慶,夜晚家門敞開。有時將軍整隊搜查樹林,雞狗不驚,笳鼓聲也停歇。將軍休息時將刀劍懸掛,箭矢解下,燒紅布巾,倚靠帳篷,在刺桐樹影下的月光中酣暢地吟詩。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將軍的威武形象和百姓的安寧生活。通過「鸊鵜膏兮兩刃明」等句,展現了將軍裝備的精良和氣勢的非凡。詩中「綵幅纏骹事耕耒」等句,反映了戰後百姓恢復農耕的和平景象。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既表達了對將軍英勇的讚美,也體現了對和平生活的嚮往。

宋褧

宋褧

元大都人,字顯夫。宋本弟。泰定帝泰定元年進士,除祕書監校書郎。順帝至元初,歷監察御史,遇事敢言。累拜翰林待制,遷國子司業,與修宋遼金三史,以翰林直學士兼經筵講官卒,諡文清。有《燕石集》。 ► 6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