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婆娑:形容舞姿輕盈、悠閒自得的樣子。
- 文苑:文學界,文人聚集的地方。
- 故老:年高有德的人,這裏指資深的文人。
- 去志:離去的決心或意願。
- 任思:任憑思緒。
- 泉石:山泉和石頭,常用來指代隱居或清幽的自然環境。
- 歸夢:歸鄉的夢。
- 松蘿:松樹上的苔蘚,常用來象徵隱居生活。
翻譯
先生在文學界中舞姿輕盈,悠閒自得,但這樣的資深文人已經不多。 他決心離開,任憑思緒飄向山泉和石頭,但歸鄉的夢卻無法觸及松樹上的苔蘚。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文學界的長者,他在文學領域中自由自在地舞動,享受着文學的樂趣。然而,隨着時間的流逝,這樣的文人已經越來越少。詩中表達了這位長者想要離開塵世,嚮往自然山水的決心,但他的心中仍然懷有對故鄉的深深思念,這種思念如同無法觸及的松蘿,只能存在於夢中。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故鄉的眷戀。

宋褧
元大都人,字顯夫。宋本弟。泰定帝泰定元年進士,除祕書監校書郎。順帝至元初,歷監察御史,遇事敢言。累拜翰林待制,遷國子司業,與修宋遼金三史,以翰林直學士兼經筵講官卒,諡文清。有《燕石集》。
► 697篇诗文
宋褧的其他作品
- 《 金陳州同知孫德政妻高氏貞節 》 —— [ 元 ] 宋褧
- 《 予以延祐元年從先兄正獻公入汴始識彥輝吳徵君是歲故中丞馬公伯庸今翰林學士謝公敬德國子博士王君師魯鄉貢河 》 —— [ 元 ] 宋褧
- 《 得周子善書問京師事及賤跡以絕句十首奉答 》 —— [ 元 ] 宋褧
- 《 山水橫披 》 —— [ 元 ] 宋褧
- 《 登第詩五首 》 —— [ 元 ] 宋褧
- 《 送姚子中參政江浙行省 》 —— [ 元 ] 宋褧
- 《 塵泥嘆 》 —— [ 元 ] 宋褧
- 《 晚出都城(是年八月東之樂亭縣) 》 —— [ 元 ] 宋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