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灣水溶溶:形容水流平緩,水面寬闊。
- 漾碧虛:水波盪漾,呈現出碧綠的色彩。
- 白虹高偃:白虹,指橋的倒影;高偃,形容橋高且平直。
- 接雲衢:連接天空的道路,形容橋高聳入雲。
- 曲岸栽楊柳:曲折的岸邊種植着楊柳。
- 含毫士:指文人墨客,含毫即指握筆。
- 莫畫寒江待渡圖:不要畫出寒冷江邊等待渡船的景象。
翻譯
水灣中的水流平緩寬闊,碧波盪漾,一座高高的石橋如白虹般橫臥,連接着天空的道路。深春時節,曲折的岸邊種植着楊柳,落日的餘暉映照着。文人墨客們,不要畫出寒冷江邊等待渡船的景象,這裏的景色已經足夠美麗。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涔河石橋及其周圍的自然景色,通過「灣水溶溶漾碧虛」和「白虹高偃接雲衢」等句,生動展現了水面的寬闊與橋的高聳。詩中「曲岸栽楊柳」增添了春日的生機,而「莫畫寒江待渡圖」則表達了詩人對眼前美景的滿足,不願再畫出淒涼的等待場景。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熱愛和讚美。

宋褧
元大都人,字顯夫。宋本弟。泰定帝泰定元年進士,除祕書監校書郎。順帝至元初,歷監察御史,遇事敢言。累拜翰林待制,遷國子司業,與修宋遼金三史,以翰林直學士兼經筵講官卒,諡文清。有《燕石集》。
► 697篇诗文
宋褧的其他作品
- 《 送王止善廣東市舶提舉 》 —— [ 元 ] 宋褧
- 《 七月望日西山即景十二韻 》 —— [ 元 ] 宋褧
- 《 武昌近城阻風雨三日不得到城下遣興一首山南僉憲之行 》 —— [ 元 ] 宋褧
- 《 王君冕嘗於長安城東出南頭第一門之北鑿牖穴號歸雲洞二首 》 —— [ 元 ] 宋褧
- 《 送王君實西臺御史 》 —— [ 元 ] 宋褧
- 《 送李從善之湖南醫官 》 —— [ 元 ] 宋褧
- 《 王君冕嘗於長安城東出南頭第一門之北鑿牖穴號歸雲洞二首 》 —— [ 元 ] 宋褧
- 《 喜歸大都玉署 》 —— [ 元 ] 宋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