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

· 吳當
先漢雄詞後世無,子云學業冠西都。 大醇難掩終身玷,直筆淒涼莽大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先漢:指西漢。
  • 雄詞:指文辭雄健有力。
  • 子云:指西漢文學家揚雄,字子云。
  • 冠西都:在西都(長安)中居首。
  • 大醇:指揚雄的學問深厚。
  • 終身玷:指揚雄晚年因事被貶,成爲一生的污點。
  • 直筆:指直言不諱的文筆。
  • 莽大夫:指揚雄曾爲王莽的官,後世對此有所非議。

翻譯

西漢時期的雄健文辭,後世難以企及,揚雄的學問在西都長安中獨佔鰲頭。他的學問雖深厚,卻難掩晚年被貶的終身污點,他的直言不諱的文筆,讓人感到淒涼,因爲他曾爲王莽的官,後世對此有所非議。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西漢文學家揚雄的評價,展現了對其學問的讚賞與對其遭遇的同情。詩中「先漢雄詞後世無」一句,既表達了對西漢文辭的推崇,也暗示了後世文辭的衰落。而「大醇難掩終身玷」則深刻指出了揚雄學問雖高,但因政治原因而留下的污點,反映了作者對歷史人物複雜命運的深刻理解和感慨。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歷史人物的公正評價和對歷史的深刻反思。

吳當

元撫州崇仁人,字伯尚。吳澄孫。幼以穎悟篤實稱,長精通經史百家言。從祖父至京師,補國子生。澄卒,從之學者皆就當卒業。用薦爲國子助教,預修遼金宋三史,書成,除翰林修撰,累遷翰林直學士。江南兵起,特授江西肅政廉訪使,召募民兵,由浙入閩,參預鎮壓農民軍,奪回建、撫兩郡。尋以被誣解職。陳友諒據江西,欲用之,不從,乃執送江州,拘留一年。後隱居廬陵吉水。有《學言詩稿》。 ► 5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