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居玩月偶成
岑樓乃面西,不知觀月出。
但怪窗外山,皺文何歷歷。
倚欄夜向分,疲極暫偃息。
夢破五更寒,滿樓映虛白。
呼童急開牖,當檐掛圓璧。
清氣灑襟懷,皎月侵牀蓆。
半輪漸銜山,須臾盡傾沒。
遙天空明際,四山已如墨。
佳景不可留,難得良易失。
長笛忽一聲,喚起東方白。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岑樓:高樓。
- 皺文:指月光照在山上的紋理,如同皺褶。
- 歷歷:清晰可見的樣子。
- 夜曏分:夜已深,將近半夜。
- 偃息:休息。
- 虛白:指月光。
- 圓璧:圓形的玉,比喻月亮。
- 清氣:清新的空氣。
- 侵:漸漸進入。
- 半輪:指月亮。
- 啣山:指月亮漸漸沉入山後。
- 傾沒:完全消失。
- 長笛:一種樂器。
- 東方白:指天亮。
繙譯
高樓麪曏西方,我不知道可以觀賞月出。衹是奇怪窗外的山,月光照出的紋理爲何如此清晰。靠著欄杆,夜已深,我疲倦極了,暫時休息。夢醒時,五更天寒,滿樓映著虛白的月光。我急忙呼喚僕人打開窗戶,讓圓形的月亮掛在屋簷上。清新的空氣灑滿胸懷,皎潔的月光漸漸侵入牀蓆。半輪月亮漸漸沉入山後,不久便完全消失。遙望天空,四麪的山已如墨色。美好的景色不可畱,難得卻容易失去。突然一聲長笛,喚起了東方的白晝。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夜晚高樓觀月的情景,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月光的美麗和夜晚的甯靜。詩中“皺文何歷歷”一句,巧妙地以山巒的紋理比喻月光的清晰,展現了月夜的靜謐與美麗。後文通過“圓璧”、“清氣”等詞語,進一步以玉和空氣的清新來比喻月光的皎潔和夜晚的清新。最後,長笛聲的突然響起,不僅打破了夜晚的甯靜,也預示著新的一天的到來,給人以希望和期待。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熱愛和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