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彭丹洲

· 朱浙
箕裘文綵動鄉關,騰踏風雲興未闌。 赤縣名聲連白下,丹洲鼓角接烏蠻。 濯纓正愛江湖闊,走馬何妨道路難。 試向高峯一回首,海天盡處是壺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箕裘(jī qiú):比喻繼承父業。
  • 文綵(wén cǎi):文采,指文學才華。
  • 騰踏:形容事業或聲名迅速上升。
  • 赤縣:指中國。
  • 白下:地名,今江蘇省南京市。
  • 丹洲:地名,具體位置不詳,可能指某地名。
  • 烏蠻:古代對西南少數民族的稱呼。
  • 濯纓(zhuó yīng):洗滌帽帶,比喻超脫世俗,操守高潔。
  • 走馬:騎馬奔走,比喻奔走忙碌。
  • 壺山:山名,具體位置不詳,可能指某地名。

翻譯

你的文學才華在鄉里名聲大噪,事業如風雲般迅速上升,熱情未減。 中國的名聲與南京相連,丹洲的鼓聲與烏蠻的邊界相接。 你正喜愛江湖的廣闊,洗滌帽帶以示高潔,即使騎馬奔走於艱難的道路上也無所畏懼。 試着從高峯迴首一望,海天的盡頭就是那壺山。

賞析

這首作品讚美了彭丹洲的文學才華和事業成就,描繪了他超脫世俗、不畏艱難的精神風貌。詩中通過「箕裘文綵」、「騰踏風雲」等詞語,生動展現了彭丹洲的才華和聲名。後兩句則通過「濯纓正愛江湖闊」和「走馬何妨道路難」表達了彭丹洲的高潔志向和勇往直前的精神。最後以「海天盡處是壺山」作結,寓意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彭丹洲未來的美好祝願。

朱浙

明福建莆田人,字必東,號損巖。嘉靖二年進士,授御史。帝亟欲尊生母,而羣臣必欲帝母昭聖皇太后,浙亦上疏力爭。帝怒,立捕至內廷,除名爲民。有《天馬山房遺稿》。 ► 2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