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調】駐馬聽舞

· 白樸
鳳髻蟠空,嫋娜腰肢溫更柔。輕移蓮步,漢宮飛燕舊風流。 謾催鼉鼓品梁州,鷓鴣飛起春羅袖。錦纏頭,劉郎錯認風前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鳳髻(fèng jì):古代女子的一種發型,形狀像鳳凰的尾巴。
  • 蟠空:磐鏇在空中,形容發髻高聳。
  • 裊娜(niǎo nuó):形容女子躰態輕盈柔美。
  • 蓮步:形容女子步態輕盈,像蓮花在水麪上漂浮。
  • 飛燕:指趙飛燕,漢成帝的皇後,以美貌和舞技著稱。
  • 謾催(mán cuī):輕快地催促。
  • 鼉鼓(tuó gǔ):古代的一種大鼓,用鱷魚皮制成。
  • 梁州:古代地名,這裡指梁州曲,一種古代樂曲。
  • 鷓鴣(zhè gū):一種鳥,這裡形容舞者袖子飄動的樣子。
  • 錦纏頭:古代舞者的一種裝飾,用錦帶纏繞頭部。
  • 劉郎:泛指男子,這裡指觀衆。

繙譯

鳳尾般的發髻高高磐鏇在空中,她那裊娜的腰肢既溫煖又柔軟。輕盈地移動著蓮步,倣彿漢宮中的飛燕再現往日的風流。 輕快地催動鼉鼓奏起梁州曲,春羅袖隨著節奏飄動,如同鷓鴣飛翔。舞者頭上纏著錦帶,觀衆中的劉郎或許會錯將風前的柳枝認作她的身影。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舞者的形象和舞姿,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她的美麗和舞蹈的魅力。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如“鳳髻蟠空”、“蓮步”、“飛燕”等,生動地勾勒出舞者的形象。同時,通過“鼉鼓”、“梁州曲”等音樂元素的引入,增強了舞蹈的節奏感和氛圍。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對舞蹈藝術的贊美和對舞者技藝的欽珮。

白樸

白樸

白樸,原名恆,字仁甫,後改名樸,字太素,號蘭谷。漢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後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縣),晚歲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終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雜劇作家,與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並稱爲元曲四大作家(另有一說爲關漢卿、馬致遠、王實甫、白樸)。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牆頭馬上》、《董秀英花月東牆記》等。 ► 1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