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

不入萎紅爛紫場,蕭然清苦凜風霜。 客中衰鬢隨秋老,籬下寒枝似舊香。 千載有陶期汗漫,幾人後屈話淒涼。 每愁搖落知誰在,只有黃花守死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萎紅爛紫:指凋謝的花朵。
  • 凜風霜:形容菊花在寒冷的風霜中依然堅韌。
  • 衰鬢:指年老的頭髮。
  • 期汗漫:期待無邊無際,這裏指對陶淵明的期待。
  • 後屈:指屈原之後的人。
  • 搖落:指植物的葉子或花朵凋落。
  • 黃花守死黃:指菊花即使枯萎也保持黃色,象徵忠誠和堅韌。

翻譯

菊花不參與那些凋謝的花朵的行列,它在寒冷的風霜中顯得清高而堅毅。 在客居他鄉的我,隨着秋天的到來而更顯老態,但籬笆下的寒菊依舊散發着往日的香氣。 千百年來,人們期待着像陶淵明那樣逍遙自在,但又有幾人能像屈原之後那樣談論淒涼。 每當看到植物的葉子或花朵凋落,我總想知道還有誰在,只有菊花,即使枯萎也堅守着它的黃色。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菊花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堅韌不拔、忠誠不渝品質的讚美。詩中,「不入萎紅爛紫場」一句,即表明了菊花不同於其他花朵的凋謝,它選擇在風霜中保持自己的清高與堅毅。後文通過對「衰鬢」與「寒枝」的對比,進一步強化了菊花的堅韌與忠誠。最後兩句則通過對比其他植物的凋落與菊花的堅守,深刻地表達了作者對菊花這一品質的敬仰。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菊花的獨特魅力。

方一夔

宋元之際嚴州淳安人,一名夔,字時佐,自號知非子。方逢辰孫。以薦領教郡庠,未幾退,隱富山,授徒講學,學者稱爲富山先生。有《富山遺稿》。 ► 3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