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正戊戌九日感懷賦

· 葉顒
悠悠江影雁南飛,黃菊飄香蝶滿枝。 斜日西風彭澤酒,殊方異國杜陵詩。 煙巒慘澹山林暮,霜葉瀟疏草木悲。 醉後不思時節異,半欹烏帽任風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至正戊戌:指元朝至正十八年(1358年)。
  • 葉顒:元代詩人。
  • 悠悠:形容江水悠長流動的樣子。
  • 彭澤酒:指陶淵明隱居時所飲的酒,此處借指隱逸之情。
  • 殊方異國:指異鄉,他鄉。
  • 杜陵詩:指杜甫的詩,此處借指憂國憂民的情懷。
  • 慘澹:暗淡無光。
  • 瀟疏:稀疏,凋零。
  • 半欹烏帽:半傾斜的黑色帽子,形容醉態。

翻譯

江水悠悠,雁影南飛,黃菊飄香,蝴蝶滿枝。 斜陽西下,西風中品着彭澤的美酒,身處異鄉,心中涌起杜甫的詩意。 煙霧繚繞的山巒在暮色中顯得暗淡無光,霜葉稀疏,草木似乎都在悲嘆。 醉後不再思量時節的變遷,半傾斜的烏帽任由風吹。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深秋的景色,通過「雁南飛」、「黃菊飄香」等自然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和對故鄉的思念。詩中「彭澤酒」與「杜陵詩」的對比,既展現了詩人的隱逸情懷,又透露出對時局的憂慮。末句「醉後不思時節異,半欹烏帽任風吹」則生動地描繪了詩人的醉態,透露出一種超脫與放達的人生態度。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豐富,展現了詩人深厚的藝術功底和獨特的人生感悟。

葉顒

元明間金華府金華人,字景南,一字伯愷,自號雲?天民。元末隱居不出,至正中自刻其詩,名《樵雲獨唱》。入明,舉進士,官行人司副。後免官家居,授徒甚衆。 ► 5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