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

· 葉顒
江漢遨遊女,吹簫伴月明。 曲終人又去,聲斷意還驚。 雲盡湘潭暮,潮回浙水平。 英雄今昔事,日落遠峯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江漢:長江和漢水,這裡指代江漢地區。
  • 遨遊:自由地遊玩。
  • 曲終:樂曲結束。
  • 聲斷:聲音突然中斷。
  • 雲盡:雲彩消失。
  • 湘潭:地名,今湖南省湘潭市。
  • 潮廻:潮水退去。
  • 浙水:即錢塘江,流經浙江。
  • 今昔:現在和過去。

繙譯

在江漢地區,有一位女子自由地遊玩,她吹著簫,伴隨著明亮的月光。樂曲結束後,她又離開了,聲音的突然中斷讓人感到驚訝。雲彩在湘潭的暮色中消失,潮水退去,錢塘江水平靜。關於英雄的今昔事跡,隨著日落,遠処的山峰顯得更加青翠。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江漢地區夜晚的景象,展現了一位女子吹簫的情景,以及她離去後的寂靜和自然景觀的變化。詩中“曲終人又去,聲斷意還驚”表達了樂曲結束和女子離去的突然,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後兩句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寫,引出了對英雄事跡的今昔對比,增添了詩的歷史感和哲理意味。整躰上,詩歌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對美好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歷史變遷的沉思。

葉顒

元明間金華府金華人,字景南,一字伯愷,自號雲?天民。元末隱居不出,至正中自刻其詩,名《樵雲獨唱》。入明,舉進士,官行人司副。後免官家居,授徒甚衆。 ► 5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