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蓬萊 · 九月十八日西虢劉氏醮

乍三清鶴降,萬里雲收,昊天空翠。玉磬琅琅,動乾坤聲銳。盡日修齋,虛堂設醮,慶大仙恩惠。滿獻霞觥,長歌妙曲,留連師意。 二九良辰,菊花開遍,正是重陽,素秋佳氣。爛漫香風,健飄颻丹桂。秀景稀逢,上真難遇,幸一時相際。雁影沉沙,蟾光照夜,醺醺同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昊天(hào tiān):蒼天,廣闊的天空。
  • 玉磬(yù qìng):古代的一種玉製樂器,形狀似曲尺。
  • 琅琅(láng láng):形容聲音清脆響亮。
  • 乾坤(qián kūn):天地,宇宙。
  • 修齋(xiū zhāi):進行齋戒,指宗教上的清淨行爲。
  • 設醮(shè jiào):舉行道教的祭祀儀式。
  • 霞觥(xiá gōng):指盛滿美酒的酒杯,比喻美酒。
  • 爛漫(làn màn):色彩鮮豔美麗。
  • 飄颻(piāo yáo):飄動,搖曳。
  • 上真(shàng zhēn):道教中的高級神仙。
  • 雁影沉沙(yàn yǐng chén shā):形容雁羣飛過,影子投在沙地上。
  • 蟾光(chán guāng):月光。

翻譯

忽然間,三清仙鶴降臨,萬里雲彩散去,昊天變得空曠翠綠。玉磬發出清脆響亮的聲音,震動天地。整天進行齋戒,在寬敞的堂中舉行道教祭祀,慶祝大仙的恩惠。滿滿地獻上美酒,長聲吟唱美妙的歌曲,留連於師長的教誨。

九月十八日,菊花盛開,正是重陽節,秋天的美好氣息。香氣四溢,丹桂飄動,景色難得一見,高級神仙難以遇到,幸運地得以相聚。雁羣飛過,影子投在沙地上,月光照亮夜晚,大家陶醉其中。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重陽節道教祭祀的盛況,通過「三清鶴降」、「玉磬琅琅」等意象,營造出一種神祕而莊嚴的宗教氛圍。詩中「滿獻霞觥,長歌妙曲」表達了人們對神仙恩惠的感激之情,以及對美好時光的珍惜。結尾的「雁影沉沙,蟾光照夜,醺醺同醉」則展現了節日夜晚的寧靜與人們的歡樂,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滿了對自然和宗教的敬畏與讚美。

丘處機

丘處機

金登州棲霞人,字通密,號長春子。十九歲出家,爲重陽真人王哲弟子,全真道教七真之一。金大定間,居磻溪、隴州等地,結交士人,曾應金世宗召至中都。後仍還居棲霞山中。成吉思汗十四年,應召率弟子李志常等西行。見成吉思汗於西域雪山。問長生之道,則告以清心寡慾爲要,並以天道好生爲言。賜爵大宗師,掌管天下道教。十八年東還。在燕以璽書釋奴爲良達二三萬人。弟子李志常撰《長春真人西遊記》,述其事甚詳。有《磻溪集》、《鳴道集》、《大丹直指》等。 ► 2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