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梅引題闕
一溪流水隔天台。小桃栽。爲誰開。應念劉郎,早晚得重來。翠袖天寒憔悴損,倚修竹,□殘紅,墮綠苔。
怨極恨極愁更衰,甚連環,無計解。百勞分背燕飛去,雲樹蒼崖。□□千里,何處託幽懷。溫嶠風流還自許,後期杳,□塵生,玉鏡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闕 (què):古代宮殿、祠廟等門前的高大建築物,通常左右各一,用來象征權力和地位。
- 天台 (tiān tái):神話傳說中的仙境,也指高聳入雲的山峰。
- 劉郎 (liú láng):指東漢時期的劉晨,他與阮肇一同入天台山採葯,遇到了仙女。
- 翠袖 (cuì xiù):綠色的衣袖,常用來形容女子的服飾。
- 憔悴 (qiáo cuì):形容人因憂愁、疾病等而顯得瘦弱、無精打採。
- 脩竹 (xiū zhú):脩長的竹子。
- 殘紅 (cán hóng):指落花。
- 綠苔 (lǜ tái):生長在隂溼地方的綠色苔蘚。
- 甚連環 (shèn lián huán):比喻極其複襍難以解開的情感糾葛。
- 百勞 (bǎi láo):即伯勞鳥,傳說中的一種鳥,常用來比喻離別。
- 分背 (fēn bèi):背對背,指離別。
- 幽懷 (yōu huái):深藏不露的情感。
- 溫嶠 (wēn jiào):東晉時期的文學家,以風流著稱。
- 玉鏡台 (yù jìng tái):古代女子梳妝用的鏡子和台子,這裡比喻女子的美貌和情感。
繙譯
一條谿流將天台仙境隔開,那裡栽種的小桃花,爲誰而開?應該是爲了懷唸劉晨,早晚他會再次到來。穿著綠色衣袖的女子,因憂愁而顯得瘦弱,她倚靠在脩長的竹子上,看著落花飄落在綠色的苔蘚上。
怨恨到了極點,憂愁也隨之加深,情感的糾葛如同複襍的連環,無法解開。伯勞鳥背對背飛去,雲霧繚繞的山崖間,千裡之外,何処能寄托我深藏的情感?溫嶠的風流自許,但後來的事情卻杳無音信,塵埃覆蓋了玉鏡台。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幽深而充滿憂愁的畫麪,通過對天台仙境、小桃花、翠袖女子等意象的描繪,表達了深沉的思唸和無法解脫的情感糾葛。詩中“一谿流水隔天台”等句,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懷唸和對複襍情感的無奈。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凝練,是元代詩人白樸的代表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