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遊蜀

· 李頻
東堂雖不捷,西去復何愁。 蜀馬知歸路,巴山似舊遊。 星臨劍閣動,花落錦江流。 鼓吹青林下,時聞祭武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東堂:指科舉考試的考場。
  • 不捷:沒有成功,這裏指考試未通過。
  • 蜀馬:四川的馬,這裏泛指馬匹。
  • 巴山:山名,位於今四川省東部。
  • 星臨劍閣:星光照耀下的劍閣,劍閣是四川的一個地名,以險峻著稱。
  • 錦江:四川成都的一條江,流經市區。
  • 鼓吹:古代的一種軍樂,這裏指音樂聲。
  • 青林:青翠的樹林。
  • 祭武侯:祭祀諸葛亮,諸葛亮被封爲武鄉侯,簡稱武侯。

翻譯

雖然你在東堂的考試沒有成功,但西去蜀地又有何憂愁呢? 蜀地的馬兒熟悉回家的路,巴山的景色如同舊日遊歷。 星光照耀着劍閣,花瓣飄落在錦江之中。 在青翠的樹林下,不時傳來鼓吹聲,那是人們在祭祀武侯。

賞析

這首作品以送別友人爲背景,表達了詩人對友人西行蜀地的祝願和慰藉。詩中通過對蜀地自然風光的描繪,如「蜀馬知歸路」、「星臨劍閣動」、「花落錦江流」,展現了蜀地的美麗與神祕,同時也暗示了友人此行的安全和愉悅。結尾的「鼓吹青林下,時聞祭武侯」則增添了一絲歷史的厚重感,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切祝福和對蜀地文化的尊重。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一首優秀的送別詩。

李頻

李頻

李頻,字德新,唐壽昌長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鎮),葬於永樂(今李家),唐代後期詩人。幼讀詩書,博覽強記,領悟頗多。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壽昌縣令穆君遊靈棲洞,即景吟詩:“一徑入雙崖,初疑有幾家。行窮人不見,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後稍頓未續。時李頻從行,續吟:“石上生靈筍,池中落異花。終須結茅屋,到此學餐霞。”穆君大爲讚賞。但此詩根據史學家考證是李頻本人所作。 ► 20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