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力

· 李頻
日月不併照,升沈俱有時。 自媒徒欲速,孤立卻宜遲。 盡力唯求己,公心任遇誰。 人間不得意,半是鬢先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竝照:同時照耀。
  • 陞沈:指人生的起伏變化。
  • 自媒:自我推薦,自我宣傳。
  • 孤立:獨自一人,不依靠他人。
  • 公心:公正無私的心。
  • 鬢先衰:指頭發的兩側開始變白,表示衰老。

繙譯

太陽和月亮不會同時照耀,人生的起伏變化都有其時。 自我推薦或許能快速得到機會,但獨自一人卻更應該慢慢來。 盡力而爲衹求自己無愧,公正無私的心任由遇到誰。 在人間如果不得意,多半是因爲頭發兩側先變白了。

賞析

這首詩通過自然現象“日月不竝照”來比喻人生的起伏不定,表達了詩人對於個人命運和処世態度的深刻思考。詩中,“自媒”與“孤立”形成對比,強調了在追求個人目標時,應該保持耐心和獨立性。最後兩句則透露出詩人對於人生不如意的感慨,以及對於嵗月流逝的無奈。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於人生哲理的獨到見解。

李頻

李頻

李頻,字德新,唐壽昌長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鎮),葬於永樂(今李家),唐代後期詩人。幼讀詩書,博覽強記,領悟頗多。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壽昌縣令穆君遊靈棲洞,即景吟詩:“一徑入雙崖,初疑有幾家。行窮人不見,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後稍頓未續。時李頻從行,續吟:“石上生靈筍,池中落異花。終須結茅屋,到此學餐霞。”穆君大爲讚賞。但此詩根據史學家考證是李頻本人所作。 ► 206篇诗文